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六十甲子经历(12)

发布日期:2017-06-29 13:05    来源:卢梦纪念文集    作者:卢梦
 从“大众报社”到晋西北地委

1948年10月,我从崞县参加土改工作回到兴县,没有回文联,先在招待所住了几天。几天后,中共晋绥分局宣传部长龚逢春对我说:已定亚马再回文联,调你到《晋绥大众报》社任社长。那时,亚马已经从地委宣传部长任内调出,到兴县城里主持文联的工作,并准备招一批学生办艺术学校,以备解放区扩大后搞文艺工作时使用。而我,则被安排到《晋绥大众报》社作负责人,同时兼管晋绥图书馆。这对我来说是个新的任务。

1948年冬《晋绥大众日报》社的同志们,右二为卢梦,右一马峰。

    当时,晋绥《大众报》已出版了很长时间,由从土改中调回来的马烽、西戎、束为、李半黎等同志编辑。《晋绥大众报》名为报纸,却与一般的报纸不同,因为这张报纸的对象是识字不多的农民及农村干部,所以要把新闻、评论及文章写成通俗读物,国内和区内的新闻要登一部分,当前工作与生产知识应占大部分。因此,报社编辑人员要多一些。马烽同志是《晋绥大众报》的总编辑,束为、西戎、李半黎、李希孟等十多人是编辑。他们只负责采编排样,印刷由《晋绥日报》印刷厂负责,纸张等由《晋绥日报》的采购人员供应,每三天出一大张报纸,由邮政方面分发至各县。《晋绥大众报》的编辑部与《晋绥日报》的编辑部都住在一个村里,人员也同在一个灶上吃饭。和我们一起吃饭的还有画报社的负责人力群。
  在北京的《晋绥日报》老同志聚会,前排左3为卢梦,前排左6为廖井丹,二排右2为甘惜分。1995年2月于新华社。 
    随着解放战争我军不断取得胜利,根据地面积日渐扩大,束为同志就回山东省东平县老家探家去了,他的家靠近东平湖,湖水常常淹没庄稼,他家中只有老母和弟弟妹妹,生活十分困难。探亲结束后他带着一个弟弟回来,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解放以后到太原工作,全家都到了太原。
   过了些时候,北平解放了,人民政府准备成立全国青年联合会,并在北平筹备。晋绥分局选派马烽去参加,马烽就到北平去了。不久,他又到丁玲办的文学研究所学习,学习结束在北平(北京)工作了几年,然后又回到山西。
卢梦(右)和老友力群,2002年于北京。
    进入1949年,全国解放的形势已经明朗,新中国即将诞生,我们这些在山上工作了12年人都想这下可以下山了。晋绥边区的干部要到哪里去呢?中央是怎样安排的呢?虽然没有见到中央的文件,但报社的编辑们是消息灵通的,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先是听说,我们晋绥边区的干部要接收山西省大同市;后来又听说,不是大同市,是甘肃省的兰州市;这个消息说的有眉有眼,似乎是肯定的了;以后又听说,不是兰州,而是湖北省的武汉市。至此,人们关于到什么地方的兴趣就不大了,心里想,到什么地方去,是党中央决定,中央让到哪里就是哪里,反正是新区,反正是城市。最后有了确切的消息:晋绥边区的干部,一部分到绥远,大部分跟随贺龙同志南下到川西、川北和西康。    
    因为要去的地方大,干部少了不够用,晋绥分局把能抽出来到新解放区的干部尽量都抽出来,组成随军干部大队,于1949年4月陆续集中到解放后的临汾,等待随军入川。在南下之前,晋绥分局将原晋西北地区各个地委、专署、军分区合并为一个晋西北中心地委、专署和军分区,并决定:任命郑林同志为晋西北中心地委书记,苗逢澍为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我为这个地委的宣传部长。苗逢澍不想留下,不久之后去了临汾,地委组织部由原副部长阎钊管理;专员原定是马林,后是乔钟灵,也都走了,改为刘献捃和袁炭冰。中心地委的班子定了,晋绥分局的领导也到了临汾。晋西北中心地委仍受晋绥分局领导,其主要任务是向新成立的中共山西省委办移交,之后一部分领导干部还要随大队去四川。
 
 资料来源:《三晋文化研究丛书--卢梦纪念文集》 三晋文化研究会编 
 照片提供:卢梦之子田小明 
 本站编辑: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