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弘扬吕梁精神(06月21日)
- 悼念王军大哥(06月11日)
- “土窑泥坯”到军博(05月28日)
- 晋绥情怀和“智慧乡村”(05月23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二)(05月14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一)(05月09日)
- 贺大姐和红军后代到卢氏(05月08日)
- 军刀的故事(05月06日)
- 一位海军将军的期盼……(04月23日)
- 祭奠归来随想!(04月18日)
六十甲子经历(13)
发布日期:2017-07-16 16:30 来源:卢梦纪念文集 作者:卢梦
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回到山西工作

卢梦于1953年
1949年春,党中央决定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中共西北局要组织西北文艺界代表团参加大会,原晋绥分局归西北局领导,就选出一部分代表参加西北文艺界代表团,我被指定为代表之一,与尚留在兴县的周文、力群、李少言、羊路由等一起,于五月下旬从兴县出发,经太原、石家庄到北京;另一部分代表,有亚马、常苏民、朱丹等是从临汾出发到北京。这两部分代表在石家庄会合,然后一齐到了北京,在北京与陕甘宁边区文艺界的代表聚齐,成立了西北文艺界代表团,参加第一次全国文艺界代表大会。

1949年7月,卢梦(右2)、力群(右1)和李束为(左1)等人在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文艺界代表大会期间合影。
我们到了北京后,得知大会延期举行,于是就到天津、塘沽、新港等处参观,一直到7月2日大会开幕。
7月19日大会闭幕,我们西北代表团全体人员,先到太原市住了几天,新成立的中共山西省委招待我们参观了一些地方。这时,我找到了我的家人,得知父亲已于前两年去世,原来的妻子已经在七、八年前改嫁,儿子跟着他祖母、大姑生活,家里的房子早就卖了,赁房居住,生活十分艰难,样子很惨。我找了新成立的民政局(局长是原晋西北第四专区专员张隽轩),请予救济,民政局救济了几百斤小米(当时是供给制)。
在太原住了十多天,我与省委组织部联系,组织部交给我一百余名从北京来的新参加工作的男女青年,说晋西北地委已派人来接,你就把他们带到晋西北分配工作。第二天一早,见到了从晋西北来接人的地委干部李庶民,我们租了七、八辆大卡车,带着这些青年经汾阳到离石,在离石又换了马车拉着行李,人则步行到了兴县城。这批青年干部到了兴县,由地委宣传部秘书束为与他们一个一个谈话,都分配了工作。那时,地委机关住在兴县城内的一个大院子里,机关中除了日常办公用品外,多了两件新东西:一件是我军解放朔县时,从朔县天主教堂中找到了一架旧钢琴,常苏民同志是搞音乐的,喜欢得不得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架钢琴由朔县运到了兴县;一件是一台老式的收音机,这东西当时社会上还不多见。在10月1日那天晚上,我们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北京举行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收音机放在窑洞门里,喇叭朝外,院子里站满了机关干部、工人和刚到兴县还没有分配的“华大”和“革大”的学员,大家静悄悄地听着,当听到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候,大家高兴得“嗷、嗷”地叫了起来。不久,山西省委派工作组来到兴县,同我们几个人谈了几次,就算办了移交。接着,晋西北中心地委又召开了各县县委宣传部长和武装部长会议,讨论与布置了冬季的宣传教育工作与武装保卫工作。这时已是1949年12月中旬了。

卢梦(前排左2)与力群(前排左1)、高沐鸿、赵树理(前排左3)、王中青、史纪言、郑笃、李束为(二排左1)、梅一萍、洛林等人,1951年于太原。
移交工作过后,晋绥分局成立的晋西北中心地委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时,我们接到了在临汾的晋绥分局来的电报,要郑林同志和我两人到临汾去,同大家一起进四川。郑林和我商量去还是不去,我们俩共同的想法是:工作十多年了,没有进过党校学习,想趁这个机会,请求晋绥分局批准我们到中央党校学习。我们给晋绥分局发了电报,在等待答复期间,听说新成立的山西省委也向晋绥分局提出留几个人的要求。不久,分局来电报答复:同意郑林和我留下,到山西省委报到。
资料来源:《三晋文化研究丛书--卢梦纪念文集》 三晋文化研究会编
照片提供:卢梦之子田小明
本站编辑:林子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