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窑泥坯”到军博(05月28日)
- 晋绥情怀和“智慧乡村”(05月23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二)(05月14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一)(05月09日)
- 贺大姐和红军后代到卢氏(05月08日)
- 军刀的故事(05月06日)
- 一位海军将军的期盼……(04月23日)
- 祭奠归来随想!(04月18日)
- 祭父亲(04月16日)
- 祭扫先烈有感(04月15日)
一位共产党员的执着坚守
发布日期:2017-06-29 12:03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身高1米53、体重仅80余斤的刘桂珍,看上去很瘦弱。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女人”,将乡村医生、代课教师、村支书、村主任四个担子一肩挑起,一干几十年。
山西省代县段家湾村又小又偏,没人愿来当村医,村民常把小病拖成大病。1978年,当村支书的父亲一句“就你一个高中生,你不干谁干”,年仅15岁的刘桂珍走上了村医的道路。
30多年来,刘桂珍看病从不收费,村民们来买药,她也是按进价卖。这些年“损失”了多少诊疗费和药费?刘桂珍没记过账。“没想过要挣钱,还记那个账做什么?”
离段家湾村不远是王家会村,全村100多户村民的健康刘桂珍也一起管,至今已经十多年。
1988年,段家湾小学唯一一名老师走了,也没有新老师愿意来。村里的孩子为此停了两个月课,家长们心急如焚。又是父亲一句话,刘桂珍兼起了代课教师。后来,段家湾小学被撤并,刘桂珍又到了王家会小学,继续当代课教师,一直教到现在。
每月75元的工资,她拿了20年。后来逐步上调,现在每月也仅有400元。
1996年,段家湾村支部换届,其他人不是外出打工,就是不识字,村民们都想到刘桂珍。在大家的支持下,刘桂珍挑起了村支书的担子。
村里的新农合收费是刘桂珍负责,除了劝说村民们按时缴费,刘桂珍还会为在外打工和实在不愿交的人先垫上,有时垫着垫着就成了“糊涂账”,她也不在意,只是丈夫会替她估摸着“今年又贴了一千多”。但刘桂珍总说,“现在不给他们交上,等病了就晚了。”
村里有不少老党员,要么看不清字,要么不识字,刘桂珍就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录下来放给他们听。
2003年,刘桂珍兼任了村主任。她经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有一次,她的小女儿对她说:“你只管别人不管家,你不是一个好妈妈。”可是在外面,十里八村都知道,“段家湾有个女村官,干啥啥行。”一位村民说:“她就是村里的勤务员,有这样的村干部在,我们觉得共产党就站在老百姓中间。”
在父亲的影响下,1992年,刘桂珍入了党。刘桂珍曾问过父亲,怎么才能当好党员干部,得到的回答是“心里想着别人,不占便宜,没有私心,事情就好办。”这也成了这对父女之间传承的一件“法宝”。
刘桂珍的父亲刘白小是一名老党员,抗战期间曾负责护送八路军情报员。1946年代县解放,刘白小成为段家湾村第一任村支书。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心里要想着别人,身为党员要尽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人生才有价值。”刘桂珍说,“这是家风的传承,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也是这么教育我的孩子们的。”
刘桂珍的大女儿杨君宇是山东省东平县古楼医院疼痛科的护士长。
杨君宇已经成为预备党员。她说自己要传承母亲的精神,像母亲一样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她打算过一段时间回代县,在县城的移民小区开一家门诊,继续服务乡亲们。
刘桂珍的二女儿杨兴宇刚高考结束,打算上大学后积极申请入党。
段家湾村是个地质灾害村,经过两次移民搬迁后,村里常住人口只有十几个人。刘桂珍2012年在县城的移民小区买了一套楼房,但为了能在村里给村民看病、给孩子上课、帮大家跑腿,她一直住在村里的老房子里。
刘桂珍说:“有人说我傻,自己不想着挣钱。但是我觉得,没有傻不傻的,我的价值就在这里,这里有我的病人,有我的学生,也有我的乡亲们……”
这,就是共产党员刘桂珍一肩挑四担的故事。
本站编辑:杜 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