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弘扬吕梁精神(06月21日)
- 悼念王军大哥(06月11日)
- “土窑泥坯”到军博(05月28日)
- 晋绥情怀和“智慧乡村”(05月23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二)(05月14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一)(05月09日)
- 贺大姐和红军后代到卢氏(05月08日)
- 军刀的故事(05月06日)
- 一位海军将军的期盼……(04月23日)
- 祭奠归来随想!(04月18日)
四八烈士纪念馆讲解员尹拯山印象
发布日期:2016-10-28 16:07 来源:兴县新闻网 作者:裴苗苗
(张剑平)当深秋的红叶染红了黑茶山头,我又一次来到位于兴县东会乡境内的四八烈士纪念馆,认识了这个身穿八路军军装,戴一副眼镜,操着一口临县味普通话,有点像乡村学校教师模样的讲解员尹拯山。
随着他满怀深情的解说声,我的思绪又一次沉浸在七十年前那阴雨绵绵的下午……同时,也明显的感受到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那份认真、庄重,自然也对这个人产生了好感以及进一步了解的冲动。
在返回的路上,陪同的乡干部小张告诉我,讲解员叫尹拯山,当地人,并非我想象中的馆内正式员工,而是一名半义务讲解员兼管理员。小张简单介绍了他的情况,说网上也有很多有关他的报道。
回来以后,我上网查了一下,的确有一些关于他的报道和他发的关于四八烈士纪念馆的报道,通过这些文字和图片,让我对这个人有了初步的了解。
尹拯山是一名八零后,兴县东会乡庄上村人。他自幼受到先烈的思想熏陶,立志将先烈革命精神发扬光大。2003年,23岁的尹拯山开始为纪念馆做事,当时,文管所每月只能给他支付150元费用。十多年来,尹拯山娶妻生子,生活负担日趋沉重。尽管馆里给的报酬比原来有所提高,但比起村里外出务工经商的人们几万、十几万的年收入来,就显得微不足道。妻子实在无法忍受清苦的生活,带着孩子外出打工。可他依然甘于寂寞清贫,一如既往陪伴,矢志不渝坚守,将纪念馆的日常管理、美化绿化做得井井有条,并为前来拜祭先烈的人们义务讲解,空闲时间还收集整理了当年先烈们留下的大量史料史迹。
尹拯山多年如一日为烈士及纪念馆所做的一切,引起了几位烈士子女的关注。他们和尹拯山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还提供了很多史料的图片、资料。同时,为支持尹拯山收集更多资料,还赠送了他一台照相机。以尹拯山为代表的庄上村人,对烈士的深情厚谊,也得到了烈士子女们的回报。他们先后为庄上村捐建“四八小学”,为村民捐赠大米、白面,为“四八小学”捐赠电脑、图书、文体器材,乡亲们说,所有这些,都与尹拯山对纪念馆的无私付出分不开。
一般人肯定无法理解,当今时代,市场经济的大潮曾经把人们心中的理想信念冲击的七零八落,利益至上、金钱万能几乎成了一段时期社会的普遍现象,一个八零后的年轻人怎么就能十几年如一日在清贫中坚守那份心中的红色信仰?
“人之间有很多机缘,有一种机缘叫血缘:从小就常听我奶奶她们那一辈讲述那次空难事件的情景,我们黑茶山与四八烈士本来没有关系,就是这次事件与烈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虽然在黑茶山不幸遇难了,但是这里播下了四八烈士精神的种子,世世代代守护他们的英灵,弘扬和传承烈士的精神与遗志,我感到无比的光荣与欣慰!”也许,尹拯山说的这段话能够作答。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