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红色兴县 »

最大的心愿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发布日期:2017-02-10 01:10    来源:兴县新闻网    作者:马智勇
  --记文水县派驻兴县赵家坪乡闫家塔村第一书记侯俊
    兴县新闻网讯(通讯员 马智勇)“你的粮油店需要兴县的小米吗,我们闫家塔村的,纯天然绝对绿色。”
  “说好了,这几户的核桃你得全包。”
  “村里的醋全部传统酿造,不掺半点添加剂……”
  正月初五,记者见到文水县派驻兴县赵家坪乡闫家塔村第一书记侯俊时,他忙得联系销售村里的土特产,因为文水人在北京、沈阳、西安等地开粮油店的人数超过4万人,这其中有他的同学、朋友和亲戚,借助大家回家过年这个当儿,侯俊忙着“吆喝”。“过了破五,大家都外出了,凑着这个机会我要多做做工作。”自从腊月二十六后,他一直在张罗闫家塔村乡亲们的事,与村支书白明则、村主任牛去平多次联系,惦记村里的小米、核桃和传统醋……
  侯俊是文水县中小企业局的干部,去年10月响应县委号召积极报名支援贫困县,被派驻兴县赵家坪乡闫家塔村担任第一书记。闫家塔村辖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60户831人,全村人均收入25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303人。
  刚上任就赶市里饮水安全调查,他主动担负起入户调查的任务,用他的话说就是“走访入户顺便接接地气掌握基本情况,为乡亲们办点实事。”由于自然村之间相隔十多里,每天从早跑到晚,不知爬多少坡,晚上9点多钟还在农户调查,跑得小腿肚发酸发胀,“但为了村民的吃水安全,为了知晓村民更多的贫困原因,受受累也值的。”
  入户调查填扶贫手册,宣传国家扶贫政策,慰问贫困户,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侯俊很快融入闫家塔村,协助村两委和乡镇因户制宜制定精准脱贫计划。得知高唤英、赵包则、王寨喜等10户急需生活物资时,他张罗白面、棉衣、食用油发放给贫困户;得知村民白小勤、王挨儿、王候平、牛永刚四户养猪户需要饲料粉碎机时,他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每户发放粉碎机一台;得知白红油、赵拖成、刘年堂、王赖则、赵有娥五户传统酿醋户需要不锈钢盆时,他协助发放加工食醋钢盆50个……“这些事情不大,但好操作,这些群众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他们的带动效应大,鼓励他们做好就能带动更多困难群众摆脱贫困。”侯俊深喑此理,他说的很实在。其实他早就有了大想法:在文水中小企业局的支持下,与文水野山坡沙棘饮料有限公司合作,在赵家坪乡种植沙棘林,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奠定产业基础。“到时,闫家塔村村民自然会脱贫富起来。”
  “来兴县两个多月,几乎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时加班工作到凌晨2点,但我无怨无悔。因为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一份深厚的感情。因为干农村工作,首先你得热爱农村,关心农民,适应农村工作与生活,把自己十几年来的机关工作经验与农村生活经历带到村里,乡亲们日子过好了也就对得起自己了。”侯俊向记者说出了心里话。
  令他最感动的是闫家塔村实诚,腊月回家时,许多贫困户拿出小米、核桃等送他。看着堆在家里的优质小米和核桃销售不畅,侯俊心里难受,他只带了一些样品,告诉乡亲们春节期间借助文水的粮油大军把村里的土特产销售出去。“我已经联系了十几位粮油经销商,答应帮我的忙。过几天回兴县村里,我就给村里人一个惊喜。”侯俊也希望记者通过媒体关注他们村,“我们闫家塔村会早日脱贫走上富裕路的。”
本站编辑   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