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红色兴县 »

走在扶贫攻坚的路上

发布日期:2017-02-16 11:49    来源:兴县新闻网    作者:裴苗苗
    新年刚过,我就接到兴县蔚汾镇赤涧村贫困户王凤唐打来电话说:“十分感谢农村第一书记田二提同志,元旦节日为我们村每户贫困户送上慰问物资白面一袋,让我们全体贫困户亲身感受到党的温暖,过去都说“穷在街前无人理,富在深山有远亲”,现在我们这些生活困难的老百姓也攀上了当党员干部的亲戚,还是我们的党好,党的干部好,田书记,你多会儿来呀!我们全村村民都想着你、惦记着、期盼着你”。2015年7月份,我被选派到兴县蔚汾镇赤涧村担任农村第一书记。春节假期一过,我就急匆匆来到任职所在村。走在村间小道上,时不时和过往的村民打招呼,问候过年好,问问今年有什么计划;再去困难户家中走走,拜个年,问问还有啥困难;还去种植大户家坐坐,问下今年打算,除了种植玉米还种啥,看看种植结构调整政策是不是已深入民心。担任赤涧村第一书记,前期摸索村民村情,花费了一段时间,等心里有脱贫计划,又入了冬,天气已不允许实施脱贫计划,所以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一年,把各项扶贫政策,脱贫计划落实到位,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扶贫效果和变化。
  春节即将过去,村民又开始忙碌的一年,这一年也是考验扶贫工作成效的关键一年。每天面对赤涧村32户84人贫困人口,我每时大脑都在转,都在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村民快速脱贫致富,每天遇到人总想探讨下如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每次去村民家走访,我总会问对致富有啥想法,有啥困难需要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思考的多了,入户多了,掌握的情况多了,慢慢摸清了村民致贫的原因,找到脱贫的方法。通过排摸,全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贫困状况、脱贫愿望等情况已了如指掌,对贫困人口按不同层次、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归类,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指导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目前赤涧村所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村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怨言颇多;二是村民致富欲望强烈,也很有想法和点子,但怕实践,不愿承担风险,总想着向上级政府要政策扶持,缺乏内生动力。
  找到问题就得想解决办法。思考良久后个人认为应该把改善基础实施和扶贫扶志结合起来统一考虑。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这就是有名的破窗效应。如果任由基础设施落后下去,村民也会继续贫困下去,缺乏脱贫的志气,没有内生动力。反过来讲,我们从基础设施入手,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再加以政策引导和扶持,会激发出村民致富意愿,做到扶贫扶志。基于这一点,今年打算重点整治村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同时要通过协调各方力量,因地制宜支持全村产业发展,把困难群众的冷暖记在心头,关注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尽最大能力解决他们生活上的问题,鼓励贫困户要坚定生活信心,自力更生、战胜眼前困难,树立宁愿苦干不能苦等的精气神,早日脱贫致富,努力改善生活条件。此外,我还要联系村落在外发展较好的村民,利用自身的人际关系,鼓励企业全力支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再根据建档立卡情况,对贫困原因仔细甄别,细化脱贫措施。对因病因残等情况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政策兜底,该进低保的进低保、该进五保的进五保;其他原因致贫的有劳动能力的,依据致贫原因,量身打造脱贫措施。同时还要把种植养结构调整到位,邀请农技专家举办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联系企业进行订单式收购,让村民能够有技术有收成还能有收入。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将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向群众学习,熟悉掌握各种涉农政策文件和农业科学知识,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拓宽村民致富道路,让贫困群众早点走出贫困,步入小康,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将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与富强村民同行。(田二提)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