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弘扬吕梁精神(06月21日)
- 悼念王军大哥(06月11日)
- “土窑泥坯”到军博(05月28日)
- 晋绥情怀和“智慧乡村”(05月23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二)(05月14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一)(05月09日)
- 贺大姐和红军后代到卢氏(05月08日)
- 军刀的故事(05月06日)
- 一位海军将军的期盼……(04月23日)
- 祭奠归来随想!(04月18日)
兴县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综述(下)
发布日期:2018-01-15 15:08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记者 罗丽
柳叶沟移民村。 牛亚平 摄
□记者 罗丽 李召和 刘少伟
脱贫攻坚就是一场理念与信念的坚持和升华。历史与现实表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壮大到发展完善的重要使命和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吕梁精神,打赢这场气壮山河、战胜贫困的大决战,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更是社会各界共同的奋斗与追求。
党员干部不忘初心
攻坚扶贫挺身在前
地处晋西北的兴县,是国定贫困县,也是深度贫困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如何答好脱贫攻坚这份考卷,打好攻坚深度贫困这场硬仗,是摆在兴县党委、政府面前的历史课题。
“脱贫战场在哪里,党旗就插在哪里;脱贫前线在哪里,党员就冲向哪里。”兴县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实现了党建同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三五”工程攻坚深度贫困的部署要求,兴县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脱贫攻坚分片管理制度,将全县17个乡镇分为4个片,县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常委副县长任片长,按片管理,分类指导。出台了1+N工作方案,以《实施“三五工程”攻坚深度贫困行动方案》为总领,《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林业资产收益扶贫工作方案》《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护工(护理)培训就业计划》《农业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村活动的实施意见》《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工作方案》《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金融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办法措施为辅,把攻坚深度贫困细化分解为50项具体任务。县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建立财政扶贫投入长效机制。2017年上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20626.5万元,县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6500万元,确保每一项任务落实有载体、推进有措施、资金有保障、成效可考量、责任可追究。
为了确保精准扶贫战略精准实施,按照“两包三到”精准帮扶联运机制有关要求,兴县充分发动“三支队伍”参与扶贫,启动了千名干部挂牌包扶万户贫困户活动,县、乡、村全体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5000余人与22460户贫困户结对帮扶。
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三支队伍”,作为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推动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目前,兴县向贫困村共派驻了167支驻村工作队,307名第一书记,实现了驻村帮扶全覆盖。按照抓党建促脱贫的思路,兴县坚持把“三基”建设作为战略举措抓紧抓好,围绕“五个好”标准,打造党建示范点65个;开展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工作,新建维修村级阵地188个,219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分期分批培训农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普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4000余人次;启动本土人才回引工程,遴选103名本地优秀大学生到村挂职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助理;全力抓好村“两委”换届工作,把能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主动干事创业的优秀干部换上来。同时,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把党的脱贫政策、惠农政策送到贫困群众家中,坚定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瓦塘镇赵家塔村是兴县抓基层党建促脱贫增收的试点村之一。随着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赵家塔村由村党支部牵头,按照“党建+劳务协会+贫困户”的模式成立了七个劳务用工协会,充分挖掘村内有能力有技术、致富能力强的党员、优秀青年等人作为“致富带头人”,带领185名贫困户组成安保队、运输队、绿化队等七支劳务队伍,通过精准输出劳务,实现了脱贫致富。仅去年就帮助105名贫困户实现了稳定增收,年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该村贫困户王建平,去年加入村委组建的务工队后一年就实现了脱贫。“有党支部作后盾,我们出去干活也有底气。”王建平高兴地说。
凝聚力量齐发力
打出脱贫“组合拳”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古往今来,任何宏图大业都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完成的。让贫困群众早日脱离贫困,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凝聚起社会各方的力量,群策群力,才能拔除穷根。
兴县集众智、聚群力,积极组织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不断扩大精准扶贫覆盖面,脱贫攻坚有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晋绥儿女”是支持参与兴县脱贫攻坚的一支生力军,他们对兴县充满深厚感情,对兴县的脱贫攻坚有着深切的牵挂。2017年3月2日,由晋绥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的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林枫之子林炎志等晋绥儿女代表发起的“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向兴县人民政府捐赠356万余元,用于抗战纪念碑厅修缮、烈士陵园绿化及烈士遗骸收迁等工程。“作为晋绥儿女,如何反哺老区人民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信念,我们不求回报,只想让我们的后代铭记先烈们英勇抗战、保家卫国、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段晓飞说。基金会成立以来,晋绥儿女们铭记着老区的贡献,通过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募捐工作。与东旭集团、马拉多纳(国际)足球俱乐部及热心公益的企业和爱心人士共同募集款物,用于烈士陵园绿化工程建设和收迁散葬烈士遗骸、改善兴县乡村小学教学条件、修建抗战纪念碑亭、寻访晋绥抗日老战士。基金会还设立了100万元的“阳光助学基金”,帮助兴县以及全吕梁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群策群力扶贫济困,同心同德同步小康。在进一步构建扶贫工作大格局的过程中,更多的社会人士、社会资本、社会力量积极行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向贫困发起了攻坚战。金融部门推广实施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扶贫小额信贷按乡镇包干制,建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235个,发放扶贫再贷款19500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7149万元;妇联实施“三晋巾帼”脱贫工程,开展手工编织培训90人次,救助农村“两癌”妇女65人,协调太原爱尔眼科医院免费检查妇女8000余人、治疗600余人,为全县贫困儿童发放奶粉1526桶;爱心团体开展了各类助学活动和献爱心活动以及中华慈善日助推脱贫攻坚万人签名行动和聚焦深度贫困爱心慈善捐助文艺晚会,积极发动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等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涓涓细流,为扶贫事业汇聚了源源不断的攻坚能量,兴县逐渐形成由点到面的网格化大社会联动扶贫格局。
企业帮扶出实招
扛起扶贫大事业
“山花烂漫公司办得红,全靠虎平创业有才能,党的政策看得清,给了化肥种子暖人心,家家都成了有钱人……”清风送来山头上的快板声,这是兴县蔡家会镇唐堂宇村村民马联勤自编的快板。欢快的语调道出了大家对山花烂漫公司带着村民脱贫致富的感谢,道出了对党的扶贫政策的一片深情。
蔡家会村特困户贺平凯坐在他家炕头上笑着和记者说起去年谷子、绿豆的收成。“我去年种了28亩谷子地,山花烂漫公司以每斤三块五毛钱的价格收购,这样算下来地里的收入怎么也比去年要翻两番。”针对贫困户卖粮难的问题,春季种植时山花烂漫公司不仅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还免费提供耕种物资,并在播种前就签订了收购合同,使贫困户无需担心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可以放心大量种植各种小杂粮。近年来,山花烂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创新经营机制,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周边56个自然村三千多农户签订合作订单,涉及贫困户2213户,户均增收1568元,初步实现了农民增收与企业增效的有机结合。
眼下,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阶段,正在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从扶贫济困式向开发式、产业式的扶贫转移。扶贫需要政府、企业协同推进。其中,政府出政策、出点子,而后续的带动者、助推者的角色则需要由企业来扮演,尤其是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至关重要。为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扶贫力度,2017年12月28日,兴县印发了关于《农业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村活动的实施意见》,根据“一村一品一主体”的要求,本着“壮大企业、建设基地、带动脱贫”的原则,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同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开展企业帮扶贫困村,多渠道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帮助广大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前,兴县有56户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通过产业扶贫、政策扶贫、就业扶贫等措施分别对235个贫困村进行了重点帮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金融”的产业发展模式,与种植户签定合作订单,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耕种、统一管护,高于市场价收购,形成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创了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政府和百姓的支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兴县县委统战部组织该县民营企业参与到“一企帮一村”结对帮扶的精准扶贫行动中,引导非公企业发展农村电商,利用蔡家崖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与阿里巴巴、京东商城、淘宝、苏宁易购等几大国内知名电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园区初步形成企业办公、仓储配送、产品展示、孵化培训、生活服务五大功能区域,入驻企业16家。截至目前,兴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突破1.8亿元,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辐射带动农户4200余户,其中贫困户1000余户。产业化、市场化的精准扶贫路径,使很多企业完全成为了政府扶贫的好帮手,成为精准扶贫的生力军。
干部帮扶、投资兴业、志愿服务、扶贫捐赠……在“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的主旋律中,随着社会各界人士、经济实体等力量不断涌入,兴县实现了由政府扶贫变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扶贫模式。雄关漫道真如铁,在全社会扶贫工作大格局的推动下,兴县将整合更多的资源,聚集更多的力量,全力打胜这场深度贫困攻坚战。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