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红色兴县 »

脱贫攻坚路上 兴县人大代表在行动

发布日期:2019-12-30 10:38    来源:兴县新闻网    作者:李文庆
    近日得知一位人大代表按照“一村一品一基地”的思路,走出了致富路,又用“三变”模式带领二十户贫困户增收,走上了脱贫路,深受感动!于是在今年11月的一天专程去拜会了他。
  56岁的李春生是兴县康宁镇乌门村人,看上去是目不识丁的一位老大粗,其实他是有胆识、有头脑、粗中有细之人。在一下午的交谈中,感觉到他的为人处事诚实大方,在创业中又能预想到微小的细节,把握好分寸,更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经营理念,使他的养牛专业做成品牌。
  一村一品一基地
  在农村光靠单一种地年年原地踏步,农民要想富,必须在种养殖业上创品牌。既是县人大代表又是村委主任的李春生,十年前仔细琢磨过,怎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凭着自己会饲养牛的特长,选择了自筹资金养牛致富。养牛是可持续性的一门专业,前景也是李春生一直看好的,这也让他看准了,自从他养牛后,牛价一路飚升。
  十年前李春生刚开始养牛,买了两头母牛,三头小牛起家,那时候还能放养,春、夏、秋季节时,把牛赶到村东沟后的山梁放养,晚上也不回家。他在种完地的每天傍晚,和老婆用三轮车拉上水,到了山坡底再用塑料桶提水到半坡,呼叫牛下来喝,习惯了的牛到时候就会自动来到半坡等待。到冬天雪闭山封时,牛才回村喂养,他养的牛存栏数在逐年递增,到现在已有三十七头,收入也从两三万元增到去年的十八万元。2013年李春生在自己的土地上填壕垫沟,投资建牛场,他的牛场占地近十亩,两院能容纳200余头牛,使他的圈养上了规模。
  李春生养牛致富带动了全村农户养牛的积极性,家家户户早几年就陆续养起了牛,现在村里养牛户有:马乃云13头、马乃平9头、王香平7头、马寨平6头、高利云6头,还有6户共养12头。221人的小村常住人口(包括老弱病残)30人,实有存栏90头。村经济合作总社成立后仍然打养牛的品牌,集体修起了牛圈,供散养户使用,准备大种苜蓿解决全村牛的饲草问题。
  李春生还特别注重品牌效应,用高价引进一头西门塔尔种牛,使乌门村生产的小牛都是优良品种。在周围古会期交易时,只要是乌门村的牛就能卖上好价钱,平遥、文水客商每年到收牛季节就会直奔乌门村。乌门村的养牛在李春生的带领下,做到了一村一品牌,成为全县的养牛基地。
  李春生的养牛经
  李春生不只是养牛的好把式,经过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养牛专家。他对牛的饲料、饲草、调料的添加、发情、配种、生产期和出栏期的计算、饲养的方法掌握的非常准确。每年入冬就在饲料中加少量猪油,来润肠、开胃、长膘,发情前的母牛加的多一些,增加营养,能按时发情。产下后的小牛养三个月,正能赶上黄金价位,卖个好价钱。牛一般只有感冒和肚胀两种常见病,以前是请兽医打针、输液,药费就的花1千多元。后来凡遇感冒精神不振时,干脆2盒霍香正气水灌进去,立马见效;遇肚胀时5盒保和丸一次灌进,症状消除。这样既省事又省钱又见效快,这就是他的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饲养方法。
  别人养牛是死养,就是买下牛后只顾养,李春生的养牛是活养,除过母牛生产的小牛增加存栏数外,其它牛和小牛也都得盘活经营,他不但与县外客商有联系,周边的集镇古会都要参加,对行情了如指掌,对每头牛的身价有慧眼独到的功夫,凡能出栏的大牛都是高价卖出,再低价买入小牛。既增加存栏数,又能盘活资金,在倒腾中盈利。反正不管大牛小牛,每头牛每年盈利达到1万元。他虽没有文化,但早已念通这本养牛经。
  在三变改革大潮中带领脱贫
  2016年李春生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他吸收不具备养牛条件的二十户贫困户参股,每户用政府下拨的1万元扶持资金,以资金变股金,股金变股东的形式,参加合作社的分红,他们不参与合作社的经营,不管合作社的赔赚,不担任何风险,年终分干股1千元,在政府的主导下,签了合同,让大家都放心。李春生合作社一年要承付2万元的红利分红,而这除外,最重要的是20万的股金要运作好,不能打了水漂,因为到期了合作社要负责归还本金,这才是压力,但为了贫困户增收脱贫,李春生甘愿带头担当。
  村里的养牛指导,每家的买进卖出都的他亲自帮忙,家家有困难也找他,李春生成了全村的大忙人。
  着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也是撬动脱贫摘帽的一大杠杆,更是党和政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值的新举措,具体政策、体制资金已经下拔,村经济合作社已成立,人人正忙着寻找合适产业项目时,李春生即在“三变”改革的大潮中率先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这时候人们都想起了养牛多年的李春生,一批批去乌门村学习取经者络绎不绝,李春生又成了大红人。
  编织梦想,贵在坚持——是李春生走出的养牛路。
  也是一位人大代表带领群众走出的脱贫路。(李文庆)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