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忻州(08月30日)
- 2023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临汾(08月30日)
- 黑茶山下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墓(07月26日)
- 在黄河碛口感受革命老区文化振兴(07月22日)
- 第八届中国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山西杂粮面食文化节开幕(07月21日)
- 石楼—那是一片红色热土(07月13日)
- 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06月16日)
- 共同的关爱 共同的情怀(06月02日)
- 校园关爱 晋绥情怀(05月26日)
- 不辜负老区人民的厚爱(05月17日)
93岁老人李宝忠深情追忆薛家圪台军火厂
发布日期:2016-04-06 09:38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晋绥基金会
最近一段时间,吕梁古兵器博物馆馆长高宇峰多次发微信说,随着吕梁革命英雄博物馆筹建步伐的加快,大量晋绥边区红色文物以及革命先辈们在吕梁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的英雄业绩,也逐渐被挖掘、整理出来。高宇峰说,原晋西北军工四厂厂长冯直的女儿冯琍多次打电话提供一些她所收集到的有关信息。特别是一位老人的到来为红色军工在吕梁又添加了新的内容。2月17日,已经93岁高龄的老人李宝忠在其儿子李俊有的搀扶下来到了吕梁古兵器博物馆。在仔细参观了馆内珍藏的西北军工红色文物后,李宝忠老人的一席话让薛家圪台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小村庄,又增加了几分传奇色彩:“在西北军工四厂之前,薛家圪台还有过一个兵工厂,即由当时临南县武装委员会成立的军火兵工厂,我当时就是这个兵工厂的一名战士。”
李宝忠,临县三交镇田家山村人。1942年,年仅19岁的李宝忠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田家山村第一个共产党员,在担任田家山村的民兵队长期间,他组织民兵在日军据点周围及道路上埋设地雷,开展地雷战,炸得日军闻风丧胆,不敢踏进田家山半步。1944年日军撤离三交镇后,原临南县武装委员会成立的军火兵工厂由县城西边的壕则墕村搬迁到薛家圪台村,由于缺少有文化的人员,1945年2月,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李宝忠在担任田家山村公所通讯员期间,被组织抽调到薛家圪台军火兵工厂,先任炊事员,后任技术工。
李宝忠老人回忆说,他刚到兵工厂时,厂子设在薛家圪台村的庙里,最多时厂里只有6个人,厂长叫成子发,成员有张四林、杨志亮、贺树旺和薛秀兰,还有一个在厂里学习的民兵分队队长。厂里除了一个镟床,用于加工手榴弹把儿,再没有别的机器,硫磺等原材料需要从脖牛沟兵工厂领回来加工,用麻秸烧制火碱,熬硝,用柳树皮制作引信等,全部由兵工厂用土办法完成。手榴弹把儿也是从脖牛沟领回材料后由厂里的木匠自己加工成型。碾炸药离不开碾子,最忙时村里的七个碾子全部都配上了用场,村里有毛驴的人家也是连人带驴全都被征为义工,一个碾子一天定量碾7斤炸药,有时碾到半夜才能完成。当时在薛家圪台还没有一个纺织厂,虽然兵工厂的人员不挣工资,但厂里的其它开支需要纺织厂挣到的钱养活,以厂养厂。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兵工厂生产制造的手榴弹、地雷、炮弹头源源不断地运到了前线。
由于条件简陋,生产工艺落后,兵工战士随时都有生命危险。1945年5月,上级下达命令,要兵工厂在一个月内制出1000斤炸药,用于爆破敌碉堡。一天,厂长成子发去脖牛沟领原材料,李宝忠和其他5名兵工战士正在为一批地雷填装炸药,负责烧制火碱的薛秀兰在进入车间门口时,不慎将带有火星儿的麻秸掉入地上的炸药中,引爆炸药,厂房被炸塌,薛秀兰、贺树旺和在工厂学习的民兵分队长当场遇难。
李宝忠老人激动地说:“当时一块铁片从我头顶飞过,幸亏自己个小,要不后果不堪设想。”事故发生后,闻讯赶来的纺织厂支部书记孙有新带人将三位战士从土中刨出后安葬,三位殉难战士后被追认为烈士。厂长成子发回来后,气得连饭都吃不下。就这样,薛家圪台军火兵工厂重新选了厂房,又招了新人,如期完成了1000斤炸药的任务。
日军投降后,李宝忠经组织安排离开了薛家圪台军火兵工厂到师训班学习,后到白文完小任教。1949年随部队南下,在临汾医院担任会计,1952年因病返回老家临县,先后在临县文化馆、百货公司和商业部门工作。
对于薛家圪台军火厂那段短暂的烽火岁月,李宝忠老人始终难以忘怀。而今,时隔70年后,他所经历的临南县武装委员会薛家圪台军火兵工厂能和西北军工四厂一起被挖掘整理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吕梁老区的光荣军工历史,老人感到十分高兴。(本站编辑:刘畅)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