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忻州(08月30日)
- 2023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临汾(08月30日)
- 黑茶山下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墓(07月26日)
- 在黄河碛口感受革命老区文化振兴(07月22日)
- 第八届中国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山西杂粮面食文化节开幕(07月21日)
- 石楼—那是一片红色热土(07月13日)
- 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06月16日)
- 共同的关爱 共同的情怀(06月02日)
- 校园关爱 晋绥情怀(05月26日)
- 不辜负老区人民的厚爱(05月17日)
文脉传承南华门
发布日期:2016-06-13 10:26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作者:周俊芳
省作协相隔东西两院的月亮门。
作为太原市最早问世的通衢大道,五一路在许多人心中的分量举足轻重。此番五一路拆迁改造,更是牵动人心,万众瞩目。
五一路南华门一带,明代是晋王府邸的南门,近代民国时期是太原富贾大户、社会名流、军阀权贵的宅院,太原解放后则是山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的所在地。之后,随着“西李马胡孙”(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文坛“五战友”入驻南华门,这里成为山西省作家协会的办公地点。
引以自豪的是,享誉文坛“晋军崛起”的代表作家,几乎全部住在这里。作家张石山就是其中之一,他从小就生活在五一路一带,童年记忆中,五一路宽敞繁华,是一条明晃晃的马路。到而立之年进入省作协工作,南华门更是成为他朝夕相处的家。作为“山药蛋派”的重要作家和“晋军崛起”的代表作家,他对生活和工作了近40载的南华门,用情至深,感慨颇多。
百年故第藏文脉
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与东三道巷历史文化街区、明太原县城历史文化街区、太原矿机宿舍历史文化街区、太原重型机器厂苏联专家楼历史文化街区,并称为太原市五大历史文化街区。
根据相关规划,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北起精营东二道街,南至府东街,西起五一路,东至教场巷、东华门街、双龙巷、东肖墙,总面积26.88公顷,核心保护面积11.23公顷。
南华门片区有着不同寻常的过往。
明朝初年,太原被明政府确定为“九边”重镇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棡为晋王,驻守太原。朱棡在太原城内修建了晋王宫,宫城有四个城门,即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和后宰门,现在的“南华门”即由此而来。清顺治三年,晋王府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至雍正、乾隆时期,清王朝在原晋王府宫城的废墟之上,辟建军营,驻扎了“标太三营官兵”。这个标太三营属于绿营兵中的“精骑营”,简称“精营”,于是又有了“精营中街”“精营东边街”“精营西边街”等街名。民国时期,一些富贾大户、社会名流、军政要员纷纷在附近建宅安家,于是此处便遗留下来一大批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
南华门东四条,是一条清幽的小巷,东西走向,西起南华门,东面不通。民国19年(1930年)开始,建宅成巷。巷内原有五座宅院,其中包括阎锡山为其原配夫人徐竹青所建宅院,阎锡山部下一名高级职员所建的三层小洋楼,阎锡山的一个侄儿的公馆,还有阎锡山旧居,又名阎氏家宅。
现存的阎氏家宅位于东四条小巷西侧,留有东西两栋小洋楼,现为山西省作协所在地。2011年,阎氏家宅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穿过一条爬满青藤的矮墙,转入铁栅栏门,院落门口上书“阎氏故居”,两栋洋楼外攀满了爬山虎,树木掩映、花草葳蕤。从喧嚣的街道走来,眼前的景致幽然静谧,恍然步入一处桃花源。
进院首当其冲看到西楼,花木掩映下姿态卓然。正门石柱上,红底绿字木制楹联:百年故第钟灵毓秀藏文脉;奕代作家凤翥龙翔写风流。一副楹联,道出了这座百年宅院的变迁与沧桑。
年届七旬的张石山兴致勃勃地介绍,这里原为两进院落,前门为砖砌拱券大门,二门则是中国古典式的门楼,院里砖木雕塑,随处可见,院内地面也是花砖铺砌。前院被拆除后建起家属宿舍,现在留下来的部分只是阎氏故居的后院。
一道月亮门的花墙,将东西两座洋楼分隔开来。花墙东侧的洋楼,带地下室为三层,原是阎锡山属下一名高级职员所建,房间宽敞,甚于西楼。
2013年春,文物部门对阎氏家宅及其巷内部分建筑进行修缮,作为山西文化要地,自然少不了匾额楹联的点缀。于是,各位大家献计献策,挥毫泼墨,写就9副木制楹联,为老院增色不少。
东楼正门上的楹联,就是张石山所撰。上联:文坛驰骋激扬称晋旅;下联:翰苑歌吟敦厚有唐风。由我省著名书法家田树苌手书。
东楼二层露台有联:编就名刊生雅趣,辑成佳作有余馨。张石山曾经主编过《山西文学》,可见其对杂志的深情,以及对后辈编辑的厚望。
院子西南角的花圃中,月季花明亮夺目,花丛之中,一尊米黄色景观石有时任省作协主席张平的题词:文载春秋,笔纳乾坤。
是啊,这里,不仅记录了山西作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奋斗岁月,更承载了山西一批优秀作家的成长和希冀。东四条巷口的赵树理故居,更是“山药蛋”派享誉全国的明证。
童年记忆老街情
生于太原的张石山,童年的一段时光,跟随祖父母,在祖辈生活的盂县农村度过。这段在乡下生活的艰苦岁月,虽然物质上与太原城无法比拟,却令他甘之如饴,成为后来文学创作的源泉,终生难以忘怀。
张石山在太原的家在毗邻五一路的南肖墙,他的父亲张贤禄18岁时,从盂县乡下来到太原城,背着铺盖卷,混迹在小北关脚行当中,去西边的发电厂卸煤,到东边的火车站装货,凭着年轻力壮和精明能干,他很快当上了工头、大工头,成为脚行中的佼佼者,最多时,手下管理着几百号苦力。
有了些积蓄,张贤禄就在城内南肖墙附近,开了家叫“贤德盛”的杂货铺。这家并不算大的铺子,后来作为中共地下组织的交通站,而他本人也是一名地下党员,隶属于晋冀二分区城市工作部。
太原解放后,由于父母工作很忙,无暇照管,疼爱他的奶奶就将他带到乡下。到七八岁时,张石山才回到父母身边,不时走在宽阔的五一路,路过有足球场的五一小学,听到洒水车丁零零的铃声,看到各种车辆飞驰而过,“五一路中间有矮柏树,能不时见到吹唢呐的队伍走过,一群孩子追赶着看热闹……我记得有家两仪赁铺特别有名……”在童年的记忆中,张石山觉得,城市就是被放大了的乡镇,街道也是被放大了的街巷。一切都那么宽敞豁亮,人变小了,房子变成了楼房,街巷上有了路灯,有了许多新鲜的玩意,但人与人之间和睦与尊重,却让他特别感慨。
无论是做脚夫的下等人,还是官员家庭,彼此见面都称“先生、太太”,彬彬有礼,感觉每个人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有文化的人就很体面,得到别人的尊重。张石山的母亲,在太原解放那年不过18岁,就特别羡慕五一路上戴着围裙卖书的营生,羡慕那些参加工作的新女性,于是成为太原市第一批公共汽车售票员,后来又通过考试成为南城区委的打字员……
而回到太原后的张石山,1966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当过侦察兵,复员后回到太原,在五一路北头的山西机车车辆厂当上火车上的司炉,就是给火车燃气机加煤的工人,一干就是8年。
到1977年,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张石山来到南华门,学着写小说,得到马峰、胡正等老一辈作家的提携,借调到刚刚拨乱反正、恢复正常工作的山西作协。次年,正式调入《汾水》(即《山西文学前身》)。1984年任《山西文学》副主编,1985年接任主编,1988年进入山西文学院。2013年,他以纪实长篇《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记录了亲历山西作协30年的风雨历程。
2013年6月,与现任《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以对话的形式,出版了书集《礼失求诸野》。在序言中写道:“文武之道,未坠于地。”相对于现代文明,数千载传承不绝的华夏传统文明是我们绝对无法漠视的强韧而巨大的存在。它不是封存在典籍中的皇皇巨著、高头讲章,它是活生生的文明之河,它是兹生兹育的文明母体。审视、捡拾、重新理性认识我们的传统文明,其意义毋庸赘言。”
父辈精神在传承
2013年,张石山以父亲张贤禄的传奇一生为蓝本撰写的长篇小说《攻城》,全书分作《脚行》《攻城》两部。上部《脚行》,讲述的是父亲一生所从事的苦力这行,活动范围就在五一路北头,老工业区一带。而时间跨度,涉及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苦力的悲喜艰难,有日寇的残酷和日本下层人的无奈,有解放太原的敌我斗争,更有炮火连天的残酷场面……而即将拆迁的小北关棚户区首当其冲,是这些历史事件的见证,硝烟散尽,迎来和煦欢腾的新生活。
在他的笔下,这些人都是从事脚行的苦力,是生活在城市边缘地位低下的贩夫走卒。而他的父亲张贤禄就是其中之一,脚行大工头的身份更便于他从事地下活动。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一些处于社会底层,籍籍无名的人,心向光明投身革命,为抗日战争和解放太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小北关一带最早的住户不过百年光景,大部分是上世纪30年代落户于此。应该说,这里聚集着太原城最早的打工者,是无产无业者讨生活的寄居之所。
出生于1947年的张石山,对儿时在小北关的事情并无太多记忆,许多细节有赖于父辈们后来的转述。
少时,父亲去上工,常把他带到小北关的工房玩耍,大人们去打牌娱乐时,他就被寄放在熟人家院子里。有的人家有妻有子,自己搭盖一些简陋的土坯房,时间长了,就熟惯到可以吃饭留宿。依稀记得,那是一段清贫却随性自在的时光。那些苦力来去自由,少有管束,彼此相处和谐,大伙虽然操着不同口音,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但都能友善相待,苦中作乐。
“至少在精神上,他们是愉悦的,自在的,不被压抑的。”在张石山的描述中,这些农闲来城里打零工的人,虽说来自天南地北,自发聚集形成一个社区,也将自然而然,会磨合出一种道德规范来,共同维护和遵守。
在类似杂居的小北关棚户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在人口辗转流徙后,再次聚集扎根演变的一个缩影。这种近乎自发的道德,也是外来人口聚集后,能够很快磨合,形成和睦稳定的生活秩序的根源。
从人口流徙,到道德养成,需要强大的中华文化的积淀和滋养。放眼移民海外的中国人,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这种文化的基因。
1949年后,张贤禄的地下党员身份公开,正式参加工作,成为太原市发电厂运输部负责人,工作性质并无变化,仍负责领着一帮打零工的搞装卸。而他自己一生并不顺遂,坎坷屈辱,坚韧不懈,凭着一把子力气,拉大车、扛麻袋,养家糊口,清白做人。
父辈们的艰辛,是时代的苦难历程,亦是城市发展不可忽略的珍贵历史。
结束语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太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必须有历史文化遗存的实物载体。”太原市长耿彦波,曾对太原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民居)修缮保护的发表过如是意见。
南华门历史街区保留了民国以及解放初期山西省军政、文化功能的历史风貌,反映了民国以及解放初期省会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太原城市历史的一个重要实物载体,也是现实与历史交融的极佳契合点。
不可否认,城市的发展脉络,离不开一些实物佐证,也离不开其中生活和奋斗的人们。房子的固化形态和生活于其间人的气息,才是最终形成文脉,延绵历史的动力。房子是人居住的地方,而城市是无数人生命轨迹的交集,而续写个体人生的过程,何尝不是承载了城市的文明与发展。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