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忻州(08月30日)
- 2023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临汾(08月30日)
- 黑茶山下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墓(07月26日)
- 在黄河碛口感受革命老区文化振兴(07月22日)
- 第八届中国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山西杂粮面食文化节开幕(07月21日)
- 石楼—那是一片红色热土(07月13日)
- 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06月16日)
- 共同的关爱 共同的情怀(06月02日)
- 校园关爱 晋绥情怀(05月26日)
- 不辜负老区人民的厚爱(05月17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神池道情》首发
发布日期:2016-06-22 11:28 来源: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作者:春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神池道情》首发仪式现场
黄河新闻网忻州讯(本网记者)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举行纪念活动。也正是在这一天,神池县的纪念活动别具一格,除了常规的纪念活动之外,神池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还举办了由山西文化学者、忻州日报社高级编辑杨峻峰主编的大型文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神池道情》的首发仪式。该系列图书被市委宣传部、省委宣传部列为重点文艺图书进行扶持。神池县邮政局还为此首发式发行了纪念封,在首发仪式现场加盖邮戳。《神池道情》系列图书的出版,对于保护、传承、发扬道情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这天对于许多唱道情、爱道情的道情人来说,更像是他们的一场狂欢。
一部文集点燃狂欢的引擎
道情是我国众多剧种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始于传播道教教义的道教音乐,盛唐时期搬上舞台,发端为戏剧形式,后来发展为民间的戏剧。其历史久远、文化璀璨、内容丰富、唱腔优美,是戏剧界的一朵奇葩。我国唱道情的地方很多,其中神池道情具有代表性。神池道情不仅起源早、影响大,艺术表现完整,而且剧团成立也较早、较为成熟,是现存道情艺术的主体。但是,近三十多年来,神池道情疏于保护,随着许多艺人的作古,许多音乐和剧目已经失传。为了保护、传承神池道情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峻峰先生花费20 多年时间,回神池,上大同,过朔州,到右玉,下太原,过吕梁,走访了数十位道情艺人,收集了大量的道情资料和历史图片,编纂成五卷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神池道情》系列图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丛书洋洋300 万字,以历史研究、剧目、音乐为框架,收录了120多个剧目,300多首曲调,108篇研究文章,对于研究和传播神池道情有重大的艺术和史料价值。正是这部文集,勾起许多道情人美好的回忆,点燃了他们狂欢的火花。
几十年后再相聚
6月11日上午,天气微凉,但在神池县委四楼会议室里,却涌动着一股暖流。人们看到,出席此次首发式的来宾主体是一位位精神矍铄的道情艺人和道情剧团创始人的后代,他们大多七八十岁,有的早在三四十年前就调离神池,有的退休后随着子女在外地定居,许多老人已经几十年没有回过神池,许多人已经和神池失去了联系,是杨峻峰在四处走访时找到他们,才使他们和神池的道情人有了联系。这次首发式和这部道情文集像一根红线,将他们紧紧地拴在了一起,为了参加这次首发式,他们特地从四面八方赶来。
道情老艺人金月莲,1976年调回了大同,四十年没有回来,这次在儿子的护送下故地重游;老艺人芦树林、白映才夫妇,在晋城定居20多年,在女儿的陪同下回到神池。贾文秀调离神池已经45年,虽离神池路程不远,但几十年没回神池,这次也回来了。远嫁太原的老艺人李鸿贞,也应邀回到神池。丑角演员赵振声,退休后在朔州打工,时间很紧,但闻讯后在百忙之中赶回神池;还有定居原平的周兴徐凤莲夫妇,定居忻州的蔺凤鸣李俊英夫妇、王政王青华夫妇、武兆鹏黄凤兰夫妇,还有冯文俊、李文、梁美琴等都专程赶回故乡参加这次首发式,想见见多年不见的艺友们。艺人们还见到了1970年为保护神池道情剧团不被撤销而立下汗马功劳的原神池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李贵元,他专门为这套丛书写下三万多字的回忆文章,这次他是以撰稿人的身份被请回来的。
八十个座位的会议室出现了罕见的爆满,挤进了近百人,除了受邀的道情剧团创始人的后代和老艺人们,还有历任神池剧团的团长、民营道情剧团的负责人,以及许多活跃在神池大地上的实力派道情演员和热爱道情的文学爱好者,都闻讯赶去,想看看热闹,索要一套丛书。原神池道情剧团副团长、著名道情表演艺术家蔺凤鸣激动地说:“我唱了一辈子道情,爱了一辈子道情,今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
感恩、感激、感谢的主题
在首发仪式上,不论是主持人,还是发言人;不论是艺人,还是撰稿人;不论是在会上,还是在会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主编杨峻峰先生的感谢:“杨主编历经20 多年辛苦,寻访了众多道情老艺人,从各处搜集整理资料,跑了多少腿?费了多少心血?他的这种研究精神令人敬佩。”蔺凤鸣在发言中激动地向杨峻峰主编鞠了一躬:“杨主编热爱道情,研究道情,花了这么大的辛苦奔波,不要一分酬劳,为我们道情人办了一件大好事,除了鞠躬我实在无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现任忻州市二人台艺术团团长的梁美琴原来是神池道情剧团的演员,这次她赶回神池,在发言中激动得语无伦次,声音颤抖,反复地感谢着这套书的问世。原神池县政协主席冯耀还为杨峻峰先生赠送了亲手写就的书法条幅,朗诵了诗作,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坐在主席台上的原神池县委常委、武装部长宗光华激动地走下主席台,拿起相机频频按动快门,记录下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未正式开会前,就有许多老艺人频频拉住杨峻峰的手,反复表达着感激的话语。73岁的道情名角、省级非遗传承人吴翠花噙着泪花,无语凝噎。会后,来自道情之乡大磨沟村的几个道情传人找到杨峻峰,说村剧团想专门为此事唱一场戏,表示庆祝与感谢。
大事与大功
神池道情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道情艺人普遍老龄化,原国营的道情剧团倒闭,目前新成立的两家民营剧团缺乏启动资金,发展缺乏后劲。特别是许多剧目和音乐曲调已经失传,如何唱?如何演?没有一个依据。多少年来,如何保存、传承和发扬神池道情文化成为道情人忧心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大型文集《神池道情》的出版,不仅将搜集、整理的现有剧目、曲谱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而且对道情文化做了学术性的研究,对神池道情的发展传承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就在《神池道情》接近成书的过程中,神池道情实验剧团的团长安英赶到忻州,找到杨峻峰,要了一本《音乐集成》的校对稿,说马上要采用,等不得出书了。在举行首发式当天的凌晨5 点50 分,神池百花道情剧团的顾问赵良就跑到神池宾馆,找到杨峻峰住宿的房间,想提前要一套书,说要从中选一些曲子和剧目,想排一出新戏。
神池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玉文在讲话中说:“《神池道情》丛书的出版,对于推动神池道情事业的发展、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老夫再唱黄昏颂
首发仪式结束后,杨峻峰先生以私人名义为老艺人们安排了一顿简单的便餐。订餐时,杨峻峰就对饭店老板说,简单些,估计今天大家吃饭是个形式,有叙友情忆当年就够了。
果不其然,大家欢聚一堂,共忆当年剧团辉煌,齐话如今道情沧桑。饭桌上久不品尝的豆面河捞羊杂碎也顾不得吃了。
在欢乐叙旧之余,不知谁提议,大家该再唱一段道情了。一句话将大家激动的心情推向了高潮。久违神池四十年的金月莲先试歌喉,虽然声音不像当年那样清脆,但大家又想起了当年的“柯湘”。金月莲一开场,1958 年就来到道情剧团的李鸿贞老人也坐不住了,唱起当年学徒时候的道情老调《冬石榴》。
见到老演员,想起当年事,在场的神池老文化人们叫喊着想听听当年的革命现代戏,于是蔺凤鸣唱起了样板戏《沙家浜》里郭建光的《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当年的道情剧团女A 角徐凤莲唱起现代戏《红嫂》里的唱段,引起大家美好的回忆。
在神池道情剧团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李俊英、黄凤兰算不上老一代,是当年人们记忆中的年轻演员,可是现在都已年近花甲,但她们的嗓音未变,还像当年那样清脆。李俊英唱起《英台抗婚》中银心的一段唱腔,那高亢的嗓门令在场人着实惊艳。黄凤兰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曲婉转曲折、独具风格的小旦唱腔,让人们想起当年的江姐、祝英台和花木兰。
梁美琴、万灵芝、韩桂花算是当年道情剧团最年轻的一代,如今都已五十岁左右,但都还称得上“实力派”,她们的献艺,给了在场的人一种希望和光明。
段段微信显真情
激动人心的首发式过后,许多人在手机上发出微信,记录下首发式上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定居晋城的芦树林、白映才夫妇的女儿白丽云,在自己的微信上写下这样的文字:
“接到了杨峻峰先生诚挚的邀请,父母作为老道情人非常激动,千里迢迢回乡参加了神池县纪念国家文化遗产日暨大型文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神池道情》的首发式。
因父母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加之我从小跟随父母在剧团大院长大,常常是在练功房玩耍,在后台戏箱上睡觉,对神池道情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对这部文集也非常期待,于是陪父母一同回乡参加了此次活动。
进入会场,看到前排座签上一个个熟悉的道情老艺人的尊名:陈廷杰、王占邦、李成、石锁仁、杨建华……他们虽已作古,但让他们的后代来参加盛会,每一位道情人都十分的感动。看到会场里一个个熟悉但已见苍老的长辈们,心里涌起了一阵阵莫名的辛酸和感动!
会议上无论是县里相关领导的致词,还是两代道情代表人的发言,都是出于真诚,发自肺腑,令人动容!尤其是杨峻峰先生介绍这部文集漫长而艰辛的成书过程,我们全体道情人及后辈对杨先生呕心沥血为神池道情著书立说无比感谢,十分钦佩!当蔺凤鸣先生代表道情人向杨先生深深鞠躬时,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周围不少长辈们和大哥大姐们也都泪眼婆娑!
参加工作这么多年,参加各种会议无数,但今天这样自始至终以感动为主题的会议可以说绝无仅有!
看着装帧精美、内容翔实,将道情历史、人物、剧本、音乐全部包含的五本书籍,旁边的一位老艺人说:‘从此,死可以瞑目了!’
作为道情人的后代,十分庆幸参加了这次盛会!祝老一辈艺人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祝新一代演员将神池道情传承发扬,源远流长!”
在许多人的微信发出后,当天下午,西安文化人张怀清将电话打到了神池县新闻办,说这套书太有价值了,想买两套收藏。
神池道情演出传统戏《九件衣》,须生为老艺人王青华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