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吕梁、忻州(08月30日)
- 2023年“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走进临汾(08月30日)
- 黑茶山下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墓(07月26日)
- 在黄河碛口感受革命老区文化振兴(07月22日)
- 第八届中国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山西杂粮面食文化节开幕(07月21日)
- 石楼—那是一片红色热土(07月13日)
- 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06月16日)
- 共同的关爱 共同的情怀(06月02日)
- 校园关爱 晋绥情怀(05月26日)
- 不辜负老区人民的厚爱(05月17日)
走进小英雄故里
发布日期:2016-06-29 10:08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张斯直

岳云贵三弟岳云明展示当年县政府授予的牌匾。

岳云贵陵园。
解放战争时期,忻府区石家庄村,小英雄岳云贵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没有说出一个共产党员。他身受刀伤80余处,仍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核心提示〗
忻府区石家庄村,位于忻州城西北30余公里处,村西二三公里处就是巍峨险峻的云中山。七一前夕,冒着霏霏细雨,我们忻府区作协数人,在该村党支部书记段俊杰、村长赵贵明、支委刘年英的陪同下,缓步走进这个革命老区,倾听先烈岳云贵的英雄故事,拜谒岳云贵陵园,深切感受他可歌可泣的情怀和意志。
少年壮志,愿做党员成就梦想
“一道道鞭痕一道道红,问声孩子你疼不疼?一条条皮鞭长又长,你看这财主的黑心肠。”这是1973年,山西著名诗人刘琦先生为少年英雄岳云贵所写的《岳云贵之歌》里的诗句。该诗句反映出少年岳云贵是生活在贫困的农民家庭。
岳云贵,忻州市忻府区石家庄村人,爷爷名字叫岳双劳,是原平崞阳人,少时来石家庄村定居。岳双劳生有3个孩子,其中男孩为岳忠。岳忠成年后生有岳云贵兄弟姐妹4人,岳云贵为长子,岳云明为次子。抗日战争时期,忻县(现忻府区)共产党组织发动群众抗日,雇农出身的岳忠深刻感受到了共产党给他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于是就参加了共产党的土改工作,表现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一边为党工作,一边教育岳云贵,要他认字读书,将来为党工作,走革命的道路,拯救天下穷人。
岳云贵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熏陶中长大。今年78岁的岳云贵弟弟岳云明告诉我们,岳云贵从小就认真读书,思维敏捷,在本村学校上学,业余还自学绘画,很有才华。他听从父亲的教诲,从小对共产党无限崇仰。他认为共产党就是像他这样穷人的救星,只有加入共产党,他才有真正的生活之路,因此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将来走革命的道路,是他年少时朝思暮念的梦想。
现年80岁的老共产党员段应文告诉我们,岳云贵为实现入党的理想,从小就对村里的工作表现积极。1947年,他的一个洪洞的表亲要带他参加解放军,因为村里工作繁忙,他没有走成。他是在1945年担任村儿童团长的,当时村里有一个儿童团长,但因为“成分”高,所以支部就撤下那个儿童团长,让他担任。石家庄是个大村,一个儿童团长领导的全村百余个儿童,位置十分重要。能让岳云贵担任儿童团长,配合支部工作,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岳云贵当时在村里的工作表现。
满腔热忱,紧跟党走献身革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岳忠的主要职责就是把村里的情报暗暗送给忻县县委。但随着抗战胜利后晋绥军的严密监控,岳忠报送情报来往村里村外必然受到监视,工作不便,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到少年岳云贵身上。
岳云明告诉我们,村里儿童团的职责就是为忻县县委报送情报、在村里村外站岗放哨、查看来往村里人的路条、配合党支部对地主富农进行批斗及抓捕等工作。在这几个方面岳云贵表现都十分积极。在父亲工作不便的情况下,他主动揽责,承担了情报递送工作,成为忻县县委的秘密交通员。
他利用自己年龄小、不被人注意的优点,多次出没奇村镇、忻县县城、阳坡乡(当时的忻县县委工作地)等地递送情报,为县委在敌占区采购煤油、火柴、食盐、药品等物资。山西著名诗人刘琦先生在长诗《岳云贵之歌》中写道:“雄鹰展翅小鹰跟,岳忠带云贵到奇村。一筒筒电池藏进苦菜篮,小葱芫荽遮盖了个严。墙头上跑马路不宽,闯过了日伪军两道关。雪里送炭最可贵,岳忠把电池送给游击队”,对岳云贵协助父亲工作的情况用诗歌做了形象的描绘。同时,根据他所提供的情报,忻县县委指挥当地的游击队还及时打了好几个胜仗。岳云贵虽是年少,但功劳可谓不小。
拒绝转移,叛徒出卖不幸被捕
1947年是忻县的土改年,斗地主、分田地、组织群众支持解放军前线作战是县委的主要工作。由于石家庄村这方面的工作出色,因此忻县县委就把该村作为试点,在全县推广其土改经验。
岳云明告诉我们,当时石家庄村是全县土改试点,在村里紧跟共产党的党员干部包括群众很多,在他们村搞土改群众基础好。因此,为推进该工作,忻县县委就在他们村里秘密开会。不想尽管是“秘密”开会,但还是被晋绥军发现了,因此抓捕石家庄村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消息,也就在整个县城以致石家庄村所在的奇村镇传开。
段应文告诉我们,忻县县委在石家庄村召开的会议之所以被泄密,主要是当时村里有了叛徒(土改被没收房产和田地的地主)把消息在暗地里报给了晋绥军,因此晋绥军就决定对石家庄村的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一次大清洗。由于岳云贵响应党的号召,进行土改工作,在村中表现积极,村里的地主富农都对他切齿痛恨,他年龄虽小,但却被列在晋绥军抓捕的名单上。
1948年新年刚过,石家庄村党支部根据得到的信息,知道近期晋绥军要出动在石家庄村抓人,要求岳云贵迅速离开,到外地躲避,且他父亲岳忠代表党支部给他做了明确的交代。岳云贵认为,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村里的工作就越多,自己作为儿童团长,怎么能在关键时刻放弃为党工作而选择“逃离”呢?因此他一口拒绝了父亲的安排,决心和村里部分留下来的党员干部一起坚持工作。
岳云明告诉我们,哥哥岳云贵生性刚强,从小对共产党无限热爱,对日军和晋绥军无限痛恨,多次在困境中出色完成党交给的工作。这次面对敌人的抓捕行动,他毫不惧怕,坚持工作,再次显示了他的胆略和忠诚。
面对淫威,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1948年1月19日凌晨,天黑云怒,滴水成冰。晋绥军在一个叫颉团长的带领下,数千人突然包围石家庄村,抓捕了107名党员和革命群众(有的属于误抓,只是普通群众),石家庄村农会秘书段兰政和儿童团长岳云贵在列。
岳云贵被抓捕后,晋绥军五花大绑将其捆绑至距石家庄村村东3里处的辛庄村,刑场设在那里。岳云贵被绑在一棵枣树上。晋绥军要他说出村里县里谁是共产党员,党员平时的活动情况和联络方式等,他均以“不知道”“不清楚”等慨然拒绝。晋绥军恼羞成怒,边诱供,边将他衣服扒光,身上泼上冷水,用刺刀挑他全身,最后身中80余刀,肠子流出体外。他全无惧怕,最后高喊“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年仅16岁。
岳云明告诉我们,晋绥军在杀害他哥哥岳云贵后,当即就离开了,村里群众很快就把岳云贵尸体抬回村里安葬。他当时看到,岳云贵身上除去刺刀伤口外,头已被大刀对半砍开,安葬前大家是用布裹住他的头。由于岳云贵尸体已经冻僵,他的奶奶还把他放在炕上烧柴禾温热。
段应文告诉我们,岳云贵之所以被捕后大义凛然,不惧晋绥军淫威,除去他天性刚强外,主要还是多年来党对他的熏陶和教育。
美名传颂,享誉三晋激励后人
岳云贵英勇就义后,震动忻州,名播山西,其英雄事迹很快在当时的《晋绥日报》刊登。解放后不久,岳云贵被忻县县委追认为革命烈士。1957年5月4日,忻县县委、县政府为岳云贵在该村村东筹建岳云贵陵园,立碑纪念。1958年5月4日,忻县县委、共青团忻县委员会为岳云贵家赠“革命英雄、云贵之家”牌匾。1964年,忻州已故作家郭秋池先生经过深入采访,将岳云贵故事改编成八场晋剧《岳云贵》上演,获全省戏剧大奖,该剧被称为是忻州的“革命样板戏”。1970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上海《文汇报》编辑、著名美术家杨秋宝先生所绘的70余幅《小英雄岳云贵》连环画册。1973年9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山西著名诗人刘琦用忻州爬山调所写的长诗《岳云贵之歌》。1995年,忻府区委将岳云贵陵园设立为“德育圣地”,同时将岳云贵陵园作为全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岳云贵在山西是堪比刘胡兰的少年英雄,影响颇大。从去世至今60多年来,全国各地来石家庄村探访他的名人很多,其英雄事迹震撼后人,激励当代,堪为楷模,在忻州家喻户晓,已名垂青史。他的精神像家乡的云中河那样,淙淙流淌,清澈明净,走向永远。就在我们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石家庄村的村干部表示:“一定要学习先烈岳云贵,在现在正开展的‘两学一做’中,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用岳云贵精神武装我们自己,在新时期为党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链接〗
岳云贵微档案
岳云贵(1932年-1948年),1945年8月任忻府区石家庄村的儿童团长。1948年1月19日,由于叛徒告密,晋绥军突袭石家庄村,岳云贵被捕,面对敌人威胁利诱,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张斯直/文 潘德华/图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