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古代治水第一人并非大禹

发布日期:2016-07-15 10:45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山西晚报

     人类逐水而居。
    大江大河的两岸,随之诞生了璀璨的文明。
    傍水而居并不都是渔歌唱晚,浊浪滔天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主旋律。一如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同样被称为苦难河。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又要不断忍受肆虐蔓延的洪水侵袭。
    治理水患,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是一部兴水利、治水患、除水害的历史。
  1 汾河岸边初民的功绩
    说起治理水患,大禹总是被人们第一个想起。
    三过家门而不入。
    将堵变成疏。
    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关于他的故事史书和传说代代皆有。相传上古时期,龙门山(今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交界处)堵塞住了黄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酿成水灾。大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率先民们开凿龙门,苦战四年,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奔腾咆啸而下。当地人至今还会指着龙门山两侧的山崖告诉你那些曾经刀劈斧凿的痕迹,以及当年大禹带着初民们停留过的山洞。因他治水有功,人们誉龙门为禹门,山西河津人于汉代便在龙门东岸石岩上创建了大夏禹庙。
    而早在大禹之前,台骀,这位张姓的始祖便已在晋南治水成功。他治理的主要是汾、洮、浍三河一带,亦即临汾以南、闻喜以北大片地区。只是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远不如大禹多。最早关于他的记载出自《左传》。
    故事是这样的:公元前542年,晋平公患病,巫师一番作法之后说,得这个病的原因是实沈和台骀在作怪。不成想,满朝文武不知道巫师说的这俩人是谁。此时,子产使晋,叔向问他:“我们晋国的史臣也不知晓实沈和台骀为何方神灵,您知道吗?”子产从高辛氏到帝尧,从黄帝到颛臾,追源溯流,辩证考察,最后得出了:“实沈是参星之神,参星即是晋国星宿;台骀是金天氏的后代,善于治水,疏通了汾、洮(今绛县、闻喜的涑水河)水患,封堵大泽,保证了百姓的生息繁衍,被颛顼封予汾川,为汾河、涑水之神。”这两位是神,而非鬼祟。经过子产这么一番考证,台骀是汾河之神才引起晋国重视。于是,修庙建祠,供起来。如今的侯马,晋国的新田,不变的古翠岭上便有了一座台神庙。自东周始建,几经战火,历代修葺,依然诉说着先民初祖的丰功伟绩。
    上古的传说或许曾掩上泥沙,但先人的智慧却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可以傲视光阴的折转,可以穿透时光的铁甲,可以以一种不朽的姿态,在历史的书卷上熠熠生辉,并与现世对话,给予今人以无穷的启发。
  2 舍生忘我的人文精神
    从太原市区北行,汾河东岸的兰村西烈石山下,有窦大夫祠。这位窦大夫也是晋国时的人物,名窦犨。当时他的封地就在太原古城村一带。他曾率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治理汾河水患,筑坝开渠,垒堰导水,广开农田,使人们安居乐业。据说,现在的横渠,就是窦犨领导开凿的引汾人工渠。千百年来,此渠引汾河水,溉汾东田,以致渠名成为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虽然关于窦大夫祠最早修建于何年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至少在唐代时便已经有了这座祠庙。据留存至今的一通元代碑文记载:“宋元丰八年(1085年)六月二十四日汾水涨溢,遂易今庙,邦人祈求,屡获感应。”大意就是汾河水暴涨,窦大夫祠也受了影响,向北迁移重建。当地人到庙里祈祷保佑汾河能风平浪静,果然缕缕灵验。显然,窦犨大夫在民间已然为“神”。
    端午登上北岳恒山,恒山顶上会仙府的道长讲了一段有关端午的故事,大同御河有一年端午时节发大水,巡河御史名叫李兆(音)美眼看河床里洪水肆虐,就要漫过堤坝淹了百姓屋舍,居然纵身跃入浊浪翻滚的洪流中,没想到居然镇住了肆虐的洪水,保住了两岸百姓的屋舍农田。道长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这位舍身治水患的巡河御史。太原市的晋源区在这一天也会纪念汾河的水神——台骀。
    故事已无法从史料中得到证实,却在口口相传中诉说着一种精神的伟大。那些公而忘私,舍生取义之士总是被人们奉为神灵,永恒地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中或是民间的传说里。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3 洪水肆虐是天灾也是人祸
    秦汉以来,汾河上游时农时牧,土地利用方式交替变化,并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垦殖率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不断减少。唐宋之际,该区域成为京畿。大兴土木修建宫室庙宇的木材供应之地。据史料记载推算,自唐初至明代中期历时783年之久,汾河太原段水面宽在116-128米之间。当时泄洪能力接近二百年一遇。在唐中期,汾河上曾经修筑过一座中城,近两百年的时间内,这座城都不曾受到洪水侵害。
    现代人很难想象太原东西两山那光秃秃的黄土高坡明初时有“锦绣岭”的美名。在古代甚至直到明朝,不仅是太原,整个山西地区,大部分都被森林和草地所覆盖,学者们甚至认为在两千多年前,山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3%,相当于现在的十倍。秦汉及唐代修建长安,北魏修建洛阳,宋朝修建汴京,明朝修建北京,所用的木材大多是从山西采伐,然后经汾河水运出晋。受人类活动以及战争、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山西的森林日益减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在唐代还以“素汾”见称的汾河到了明朝中叶已经成为“太行山西浊汾流”。从明初修筑长城开始,山西、大同两地驻扎近20万人,实行大规模民屯、军屯、商屯,致使汾河上游水土流失加剧。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陆续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等鼓励政策,人口、耕地进一步增长,大量坡地被开垦,水土流失带来了洪水肆虐。
    单单截取解放前后一百多年来看,汾河发生洪灾二十余次,平均5年一次,1892年和1942年的洪水两次使太原西半城被淹。新中国成立后,1954、1959、1977、1988、1996年,汾河中下游发生了五次较大规模的水灾。面对这样的灾难,除了兴修水利,民间还会求神拜佛,寄希望于神灵庇佑。
    首选龙王庙。
  4 祈雨 从信仰到精神寄托
    自古以来,下雨这种事只能听天由命,看天脸色。在这种无法掌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们更愿意想象有那么一个神灵掌握着甘霖,寄希望能通过祈祷神灵而获得风调雨顺。在人类历史上从台骀到商汤,从窦犨到崔府君,再到晋祠水母娘娘,那些先王圣贤都承担过水神职责,都曾在享用人间香火之后,降下甘霖,进而承担起分管一方降雨职责。
    龙王信仰自古有之,唐宋时,帝王封龙神为王。从此,龙王治水则成为汉族民间普遍的信仰。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江河湖海,都有龙王驻守。龙王能生风雨,兴雷电,职司一方水旱丰歉。明清时期,承担司雨功能的更多成了各个水域龙王的职责,山西村村有庙,这些庙宇中又几乎不能缺了龙王庙。
    汾河两岸村村镇镇到底有多少龙王庙,怕没人能数清楚。而今在太原紧挨汾河边上的西流村还有一座龙王庙。过去龙王庙不仅仅承担祈雨的职责,村里还经常在庙里处理村上纠纷,“举头三尺有神明”,在神的注视下,有神参与的裁决是公正而严明的,自然具有更强大的约束力。
    如今,对自然风雨的形成已经成为普遍认知的科学,汾河太原段已然被治理成了一处风景秀丽的公园,两岸百姓安居乐业,汾河岸边的这座龙王庙里再没有了祈雨的跪拜者。那些曾经的神庙作为一种文化的承载,依然是一方水土的精神寄托。本报记者 李雅丽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