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牵挂 共同的情怀(04月06日)
- 关向应图书馆建馆80周年纪念活动在山西兴县举行(04月06日)
- 在延安精神的旗帜下(03月29日)
- 林炎志: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03月03日)
- 老区孩子们的一份承诺(02月24日)
- 北京汇文中学“贺龙班”成立 全国招生贯通化、一体化培养田径人(02月23日)
- 怀念一位百岁晋绥老前辈(01月27日)
- 家中吊唁蹇阿姨……(01月03日)
- 他是最后一位亲历者(11月28日)
- 永远和老区人民在一起(09月09日)
“土豆是好饭 吕梁山药蛋”
发布日期:2016-07-25 18:26 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阮兴时任昱
( 本报记者阮兴时任昱)5月25日,市委书记王清宪在岚县调研时,对马铃薯(土豆)产业给予特别关注,指出:“土豆是土产品、小产品,但往往小产品孕育着大市场。对于吕梁来讲,小土豆不仅仅是一项扶贫产业,还是致富产业,是转型发展的大产业。要抓住联合国粮农组织将马铃薯确定为健康食品和国家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机遇,在如何将土豆加入国际大型快餐企业的采购链上下功夫,在如何使土豆成为国人餐桌主食上做文章,学习沙县小吃、义乌小商品的发展经验,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让岚县土豆早日走出吕梁,走向全国,打响品牌”。
中国·岚县第二届“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活动已于7月21日启幕
在6月25日召开的“迎老乡、邀客商、兴吕梁”恳谈会上,土豆(马铃薯)同样受到尊贵的“礼遇”,又彻彻底底“火”了一把。市委书记王清宪向受邀客商倾情推介马铃薯产业:“‘十三五’期间,我们计划新增种植面积60万亩,到2020年,全市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总产量达到180万吨,力争打造成全国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市。我们一定要把土豆这篇文章做大、做好,要把土豆做成大产业、做出品牌、做出系列产品,打响‘土豆是好饭、吕梁山药蛋’的品牌……”
事实上,平日里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的小土豆,在2015年的夏天,就骄傲的心花怒放。这源于在土豆花海的阵阵芳香中,我市岚县首届“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为土豆成功地打出“产自没有雾霾的高寒山区”的响亮名片,开启了“土豆+旅游”新模式,也因此使马铃薯产业发展迎来了新时代,马铃薯产业正在实现多元化做大做强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的探索。
情怀深别拿土豆不当粮
“从我记事起,我们这里就种山药蛋。”当外地人问起吕梁的土豆,吕梁人十有八九都会这样回答。土豆是吕梁人民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农谚云:“五谷不收也不患,只要有二亩山药蛋”,在这十年九旱的黄土高原上,土豆以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的适应性陪伴着人们度饥荒、过丰年。初春,人们在房前屋后,随便植入薯种,不施肥,也不需除草,娇嫩的马铃薯芽拱破土层,沐浴春风,不到一个月,就枝繁叶茂,根部的“箭”向四面八方辐射。几个月后,粉质好、味道纯正的马铃薯就会走上餐桌,保证一家老小一年的菜肴。
土豆有很多别名:马铃薯、洋芋、山药蛋、荷兰薯、地蛋、薯仔等,而在吕梁,更多地被称为“山药蛋”。本地文人自称“山药蛋派”。由此可见,“山药蛋”在吕梁人心中的分量,它养育了质朴、敦厚的吕梁儿女。2015年1月6日,国家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上表示,土豆(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事实上,土豆早就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食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土豆已经是餐餐离不了的主食。
山西人有句俗语:“山药蛋宝中宝,顿顿饭离不了”,可见土豆是餐桌上常见的菜品,而将土豆作为特产的地方,非吕梁莫属。我市地处山西省中西偏北部,年平均温度6℃,平均海拔大都在1200米以上,土壤多为栗褐土和黄绵土,十分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的膨大,在这片黄土高坡上透着风沙气息的吕梁土豆,一直以耐饥、抗旱、品质好享誉全国。目前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67万亩,年产量42.3万吨,占全省产量近30%。随着时代的变迁,马铃薯作为蔬菜和食品原料的功能日益显露。尤其是马铃薯淀粉因其具有类脂化合物及蛋白质含量低、抗切割性强等特殊的理化性质,在化工、医药、纺织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马铃薯的价值越来越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显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其实马铃薯一直以来都是吕梁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前几年在发展马铃薯产业中,由于种植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农户种植分散、转化增值能力薄弱等多种因素,致使种植马铃薯效益低下,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市农委副主任田清震说,“要想让农民真正得实惠,必须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把不起眼的小土豆做成大文章,把吕梁打造成马铃薯之乡。”
转型靓农业翘楚它当属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实施“8+2”农业产业振兴计划以来,将绿色马铃薯产业列为我市重点产业,按照“区域发展、种薯先行、科技种薯、产业推进”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马铃薯产业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工龙头、市场营销、品牌创建五大重点,在岚县、方山、临县实施了绿色食品马铃薯示范种植,并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着力推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三年内,我市累计种植马铃薯11.5万亩,主栽品种4个,全部通过了绿色认证,绿色薯平均亩产达到1500公斤以上。昔日土里土气的马铃薯,正在逐步成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
土豆的收成,七分靠种子,三分靠管理。依靠科技提升马铃薯产业水平是不二法门。负责薯种繁殖的技术员尹桃珍对记者说:“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有个芽眼就能出一棵苗,因此谁都可以自留种。过去,农民在选种上往往采用最原始也是最稳妥的办法,听说哪家农户今年马铃薯的产量高就跑过去要上些薯种,一个薯种一用就是四五年,最后产量低不说,口感也不好,价格自然也上不去。”
为了给农户提供好种子,地处岚县的我市重点扶持建设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西康农薯业公司,引进资金8000万元扩大种薯生产规模,建成了全省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当记者走进康农薯业有限公司,视线马上被恒温培养室里整齐摆放的瓶瓶罐罐所吸引,在这些透明小瓶中长满了嫩绿小苗,它们挨挨挤挤,充满生机。“这是晋薯16号脱毒苗,这是青薯9号脱毒苗……”该公司负责人李先录向记者介绍,“我们公司主要是做脱毒马铃薯育种工作,现在看到的这些小苗长大后就能得到不带病毒的优良原原种,通过它培育出的原种进而繁育出一级种,可使商品薯每亩平均增产1000多斤。”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马铃薯育种研发对于农业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山县马坊镇赤坚岭村是马铃薯主产区,丰收的喜悦让种植户雷海红兴奋地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种了15亩马铃薯,品种为晋薯16号,每亩平均可收2500公斤,15亩共收37500公斤,按照现在每公斤1元计算,共可收入3.75万元。去年同样种植了15亩马铃薯,共收入27000多元。现如今,在县里的大力帮扶下,就种植马铃薯收入一年比一年强。”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梁永清介绍:“今年省农科院、市财政局、县扶贫办免费为赤坚岭村提供了2790亩的晋薯16号种子,可谓是获得大丰收,每亩平均收4500斤不成问题,按照现在市场上每斤0.5元的价格计算,仅马铃薯一项产业就可收入627.75万元。真是‘昔日山药蛋,今日金圪蛋’。”
这只是方山县种植马铃薯的一个缩影。随着我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壮大,方山县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主攻方向,以打造“太原都市圈”、“离柳中方城镇组群”特色农产品基地为目标,以马坊镇、积翠乡、麻地会乡为主基地,突出抓了马铃薯产业的种薯繁育、物流集散、品牌认证、精深加工,使马铃薯逐步成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发展马铃薯10万亩。同时,该县对种植绿色马铃薯的种植户每亩补助200元,对一级种薯繁育每亩补助100元。在此基础上,对宏光特种马铃薯合作社、聚隆农产品公司等也给予政策扶持,辐射带动全县马铃薯种植,从而实现企业、农户双赢。
“依托‘8+2’农业产业化振兴三年计划,方山马铃薯产业已经被赋予了科技、市场、品牌、绿色等现代农业的诸多内涵,走的是品牌化、科技化、精品化的产业发展之路。”方山县农业局负责人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未来充满了向往。
巧施策瞄准实际助脱贫
我市地处山区,一向干旱少雨,而岚县北关村农民邸惠民却一点也不担心今年的收成:“我种了17亩土豆,7亩是‘克新一号’,预计每亩能收入4000多斤,还有10亩‘早熟薯种’,早上市一个月,能卖个好价钱。今年怎么也能有6万块以上的收入。”让邸惠民尝到甜头的是我市从极早熟土豆试验示范基地引进的“早熟薯种”。
针对贫困村仍存在产销信息不畅通、不及时,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极易出现“丰产减收”的现象,我市着力开发早熟马铃薯品质市场,并加快土豆储藏体系建设,引导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利用储藏错峰出售,尽量在市场价格波动中卖出好价钱。53岁的王林珍曾是河口乡王家村的“红卡户”(特困户),自从有了“早熟薯种”,日子开始好转。王林珍一边摆弄着地里的土豆苗,一边对记者说:“我种土豆基本上是零投入,政府免费发地膜,原种1亩给了2500颗种子,一级种1亩补了400块钱,绿色种薯1亩发了两袋专用肥。更重要的是种植了早熟薯种,今年又是好收成。我这20亩土豆地,今年预计收入近五万元,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不用愁了!现在,这小小的土豆就是我脱贫增收的命根子。”
据了解,现在很多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加入种土豆的行列,目前该乡90%的贫困户在大面积种植土豆。按照每亩能收获4000斤土豆计算,全村脱贫没有问题。岚县农业局介绍,2016年已将马铃薯原种、一级种、绿色种薯基地优先落实到减贫贫困户和26个整村脱贫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涉及12个乡镇136个村1.4万个农户,其中贫困户9800户。全县30万亩马铃薯总产预计能达到45万吨,总产值7.2亿元,按全县15.4万农业人口计,马铃薯产业能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120元。
农业产业产出低、效率低,谁来耕种曾一度困扰着我市贫困山村。年轻力壮的劳力大部分都外出打工,留守村中的大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导致大片耕地无人种植。在我市大规模发展土豆产业后,农民工开始返乡,撂荒地开始有人耕种,大型机械也有了用武之地。农民种土豆积极性提高,不仅是种土豆可以挣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政府“舍得”扶持。王狮乡乡长介绍,全乡补助分配额度100亩,一户平均0.5亩,一亩补助600元。今年岚县在“土豆保险”、薯种基地和绿色薯基地建设等12个方面投入扶持资金达2700多万元。“即便是因为自然灾害绝收了,每亩还能得到400元赔偿,因为去年政府给上了农业保险,每亩保费24元,其中政府补贴20多元,农民出2.8元。”种植大户刘亮明说。
创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
市场上不缺土豆,缺的是名牌土豆。随着国家土豆主粮化战略实施,土豆产业也面临一场“供给侧改革”,必须走品牌化的路子。
“土豆花儿开,花海掩村寨;铺天盖地的土豆花,捧出了山里人的情和爱。”在第四届中国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土豆花儿开》把岚县土豆唱响了全国。为了打响土豆品牌,2015年,岚县首次举办“土豆花开了”文化旅游活动,开启“土豆+旅游”新模式。旅游月期间,共达成外销土豆意向20万吨,接待县内外游客12万人次,全县旅游收入达600余万元。时隔将近一年,不少人仍然对首届土豆文化艺术节的盛况记忆犹新:“南有婺源油菜花,北有岚县土豆花,土豆花开那叫一个美!还有那厨师现场做土豆宴,人们吃了都说好!”
在市区龙凤南大街,就有一家以“土豆宴”命名的饭店。没有响亮的店名,也没有考究的装修,这里的生意却异常火爆,店主告诉记者,他靠的就是“岚县土豆”这块金字招牌:“别看它相貌平平,但在我这里绝对是宝。利用这小小的土豆,我可以做出几十种菜肴,酸辣土豆丝、炝炒土豆片、美味土豆泥,炒、熘、炖、炝、煮……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但重要的一点,要想口感好,还必须得咱岚县的土豆。”
除此之外,我市大力投资,发出“岚县土豆——产自没有雾霾的高寒山区”品牌宣传效应的最强音,在 CCTV-7 投放广告,在太佳、太长、青银、太原绕城等高速公路大张旗鼓进行宣传,在太原南站、公交车体进行广告投放。
为进一步打响土豆品牌,我市注册了“岚县土豆”“绿禾土豆”等商标,并加快推进“三品一标”和知名商标认证,目前已取得“岚县马铃薯”地理标志认证、20万亩无公害产地认定、30万吨无公害产品和2万吨绿色食品马铃薯产品认证。今年启动1.5万吨绿色马铃薯、200吨有机马铃薯产品认证工作。
通过品牌宣传,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吕梁土豆的知名度,把吕梁土豆推出去,同时也可以积极探索由卖“农产品”向卖“农业生产过程的转变”、由卖土豆向卖“土菜”转变的产业融合道路。
加速度小土豆迸发大能量
2015年,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让最常见的“土豆疙瘩”在一夜间成为了焦点。马铃薯主粮化,对于我市来讲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搭乘“主粮化”快班车,不仅可助推全市马铃薯全产业链的完善和提档升级,更能够促进市域经济快速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而在马铃薯主粮征途中,如何才能先行一步?
尽管近年来我市土豆产业体质增效加速,品牌化道路成绩初显,但目前我市土豆产业仍面临诸多瓶颈制约。一是规模化种植产量骤增与季节性集中上市带来价低卖难问题。秋季大面积的土豆上市,仅仅靠本地龙头企业进行马铃薯加工,并不能完全消化掉马铃薯产量,而受贮藏条件的限制,农户们达不到季产年销的供应目标,不仅种植积极性会受挫,还会引来马铃薯市场的价格波动。二是加工程度较低,马铃薯主食化的开发步伐较慢。我市具有悠久的食用土豆的历史,据统计,以土豆为主的风味系列美食有100多种,形成独具特色的“土豆宴”。然而,这些土豆美食目前还仅限于本地,外地人无缘品尝。三是围绕土豆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还需探索。尽管我市已开始积极探索“土豆+旅游”模式,但现有活动仅限于摄影赛、文化展演等形式,仍停留在“聚人气、赚吆喝”的层面,没有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增收工具,如何进一步推进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仍是一个新课题。
如何进一步把土豆这篇文章做大、做好,当前,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力争不仅要把土豆做成大产业、做出品牌、做出系列产品,更要让小土豆在发展富民产业,推动脱贫攻坚,群众增收致富上迸发大能量。
据岚县县长乔云介绍,2016年该县又启动了5万吨绿色马铃薯、200吨有机马铃薯产品认证工作。研究土豆产业几十年的岚县副县长刘思昭说,保证特色种植产品的根本措施还是要保障品质。土豆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保持目前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产品的“绿色”品牌,同时进一步提升农民组织化管理,实施农药、肥料严格管理,防止在这个环节上自毁品牌。
方山县县长李溢涛说,方山县今年以收购和加工马铃薯为主的企业,新建种薯储存库2000平方米,建设年产5000吨马铃薯全粉生产线一条,与已建成的年产4000吨精制马铃薯淀粉生产线和年产3000吨粉条、粉丝生产线相衔接,形成了马铃薯种薯繁育、物流集散、品牌认证、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
如今,土豆花已经盛开,中国·岚县第二届“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活动已于7月21日启幕,不仅用“土豆花”景观、“土豆宴”文化、“农家乐”休闲三大项目吸引外界眼球,还将紧紧抓住土豆主粮化的战略机遇,组建土豆主粮化推进团队、土豆宴研发营销团队和土豆精深加工转化团队,大力开发特色餐饮,将土豆餐饮文化推的更远。
又到土豆花烂漫时,我市马铃薯产业将在《土豆花开》的悠扬旋律中,阔步前行。土豆从最初的以探索求发展,发展到现在的初成规模彰显实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土豆产业必将成为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中迸发出更大的能量。而且这种能量不只是指日可待,而且已是近在眼前……
小小山药蛋,将承载吕梁脱贫致富的重担,圆吕梁人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
本站编辑 林子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