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香菇棚里洒汗水 科技扶贫暖人心

发布日期:2016-11-15 10:13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三晋都市报
    初见杨柳青,是11月6日在稷山县翟店镇南吴坡村村南香菇大棚基地,双手沾满泥的杨柳青正在给村民安排给菌棒喷水事宜。见我们到访,杨柳青一边给身边人交待着,一边匆匆地迎了过来。
  一年前,29岁的杨柳青被组织部门选派到南吴坡村担任第一书记。上任一个月,杨柳青和支、村两委班子选项、论证,瞄准了用科学技术发展培育香菇大棚项目。截至目前,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8个现代化香菇大棚建了起来,500米硬化道路、1200平方米硬化场地、1座冷库、香菇炕房、办公用房等配套设施也相继投入了使用。今年9月份,第一茬香菇上市就卖了8万余元,预计年经济效益可达20余万元,人均增收1000余元。
  一年来,香菇大棚基地从开始的选项、论证、规划、建设到目前的管理、采摘、销售,杨柳青几乎每天都在现场;他事无巨细,为建设管理香菇大棚基地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村里的产业扶贫项目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A 团结一致谋发展产业扶贫是关键
  自去年8月15日上任,杨柳青就计划着开展科技产业扶贫项目。在和支、村委班子先后考察了养殖、种植等项目后,在多次咨询县畜牧局、农业局相关专家及到万荣、侯马、河南西峡实地考察后,杨柳青和支、村委一班人更坚定了上大棚香菇项目的想法。
  南吴坡村全村73户、293口人,全村耕地490亩,当时村民的耕地已经确权,怎样既能节约耕地又能把香菇大棚建起来?就大棚香菇项目选址问题,南吴坡村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把村南废弃的32户老宅基地收回来用于建设香菇大棚。
  短短两个月,杨柳青用实际行动为村里搞科技产业扶贫,很快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村民杨启开的房子在32户老宅基地里是最好的房子,当时杨启开找到村委会说,“先拆我的房子吧,人家杨书记和我们村不沾亲不带故,想方设法为我们村办实事、办好事,我要带头支持杨书记的工作,支持村里搞发展。”很快,32户村民无偿把老宅基地腾了出来。
  到了年底,占地30亩、8个高标准香菇大棚的框架搭建了起来。
  段淼岩是南吴坡村的支部书记,她告诉记者,南吴坡村能发展到现在,主要就是大家团结一致,第一书记、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民们拧成了一股绳,就没有办不成、办不好的事。据段淼岩介绍,南吴坡村现有贫困户14户61人,村支部和村委会制定了3年脱贫计划,计划今年脱贫7户29人,目前,光香菇大棚用工26人,村里的贫困户有12个人在大棚干活,占到今年脱贫目标的40%。
B 先锋模范作用大 破解难题成效显
  为让香菇大棚基地早建成、早产菇、早见效,杨柳青更加忙碌了。香菇大棚基地需要硬化道路和场地,杨柳青天天蹲在施工现场,参与规划、施工和监督,用很短的时间按要求高标准硬化了500米道路和1200平方米场地。
  培育香菇的重中之重是菌棒,菌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香菇的产量和质量。为了让香菇菌棒更加有保障,杨柳青多次到县城、市里请教专家,跑万荣、侯马和河南西峡县香菇基地实地考察,最后决定和稷山县菇尔康菌业有限公司合作,由该公司提供菌棒、提供香菇培育的技术指导和为香菇提供销路。
  为了赶时间,杨柳青一身土、一身泥和村民们一起摸爬滚打在工地上,“五一”小长假期间,他放弃了休息时间,与村民一道将8万根菌棒全部上架;为了避免造成损失,节假日他顾不上休息,在基地和技术员密切观察每个大棚的温度湿度,看菌棒转色是否正常,及时将腐烂菌棒挑出来;香菇棒刺孔期间,他多方联系刺孔设备厂家购买刺孔设备,手把手教村民给香菇棒刺孔;气温升高后香菇棒需要喷水降温,他自己垫付了3000多元在网上先购买了喷水设备,和村委主任一边摸索一边安装,为了赶进度,经常是中午饭吃到了下午,4个人整整干了3天,8个大棚的喷水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管好菇、采好菇、卖好菇”是杨柳青一班人经营大棚香菇的“三字经”。杨柳青告诉记者,大棚里的温度如果连续5个小时超过35℃时,就会造成菌棒烧死,菌棒烧死就会导致菌种没有了,所以菌棒越夏是“管好菇”的关键;“采好菇”就是不能等到香菇开屏了再采,因为香菇开屏后的价格和开屏前的价格相差过半,大菇采过后,下面的小菇才能吸收养分迅速长大,只有这样一茬一茬地“采好菇”,才能让效益最大化;“卖好菇”就是等级分得越细,卖的价格越好,一等菇5块多一斤,二等菇4块多,三等菇只能卖3块以下,而且香菇的等级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香菇的饱满度;只要把这“三字经”念好了,大棚香菇就成功了。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9月,南吴坡村第一茬香菇出棚就卖了8万多元。
  如今的杨柳青正在考虑如何让更多的贫困群众早日脱贫。他告诉记者,只有让扶贫与扶志并举,让群众转换角色,发挥一技之长,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提振他们的精气神,把输血与造血兼容,把“干部急、群众不急”转换为“干部、群众都急”,把“要群众致富”变为“群众要致富”,变“单出头”为“二人转”,把“攻脱贫难点”与“抓基地示范”结合起来,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只有这样,才能让南吴坡村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稷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赵启勇说,杨柳青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产业扶贫破解了南吴坡村的发展难题;在香菇大棚项目建设过程中,面对资金缺口大、技术难掌握、管理无经验、群众不理解等实际困难,杨柳青和村里党员干部积极践行“我为群众解难题”的服务理念,一步一步解决了占地、拆迁、基建、技术等方面难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对于发展集体经济、形成产业支撑以及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张国峰 高技峰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