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牵挂 共同的情怀(04月06日)
- 关向应图书馆建馆80周年纪念活动在山西兴县举行(04月06日)
- 在延安精神的旗帜下(03月29日)
- 林炎志: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03月03日)
- 老区孩子们的一份承诺(02月24日)
- 北京汇文中学“贺龙班”成立 全国招生贯通化、一体化培养田径人(02月23日)
- 怀念一位百岁晋绥老前辈(01月27日)
- 家中吊唁蹇阿姨……(01月03日)
- 他是最后一位亲历者(11月28日)
- 永远和老区人民在一起(09月09日)
能吏廉政 公廉为先百姓之福
发布日期:2016-11-22 10:55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山西晚报
孩子在曹端“官箴”钱聆听讲解
霍州市面积不大,只有765 平方千米,下辖5个街道、4个镇、3个乡。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霍州署衙就占到整个霍州老城八分之一的面积,不论其体积之大,还是占整个城市面积的比例之高,都成为全国现存地方衙署中当之无愧的“老大”。
霍州署衙历史悠久,但其声名鹊起却是在近几年间。不仅因为它精妙严谨的建筑布局和恢弘庞大的建筑规模,更因为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2012年,霍州市委、市纪委在署衙东侧专门辟出2000余平方米,开发建设了一个以曹端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馆”。
1 六十余位初中生参观霍州署衙
11月18日上午,霍州市实验中学关工委组织六十余位初中生来到霍州署衙,参观了“廉政文化馆”。记者采访了当时的情况。
廉政文化馆前,汉白玉的曹端像伫立于前,旁边就是石刻的曹端著名名官箴“吏不畏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在碑刻前,学生们驻足良久,听导游详细讲述曹端的故事。
曹端是明代学者,他一生两度在霍州担任学政(即现在的教育局长),前后十八年,后卒于霍州并葬于此地。他在明朝被喻为“明初理学之冠”,其学术成就相当于现在国家级研究学科带头人,在当时那是一个非常不容易达到的相当高的学术地位。
他担任霍州学政期间,不仅搞一些理论著述,而且还兴办学堂,亲自给学生讲课。霍州及附近地区直接听他讲课的学生达到了数百人。其中有一位非常优秀的霍州学子叫郭晟,因学习成绩优异,经过科举选拔被任命为西安府同知,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干部。
在郭晟准备到西安府上任前他向曹端辞行并求教为官之道,曹端说出了那段话著名的官箴,意思就是说:官吏并不惧怕你有多么严厉,但他惧怕你清廉;老百姓并不诚服你有多大能力,但他诚服你处事公道正派。如果你做事公道则老百姓就不敢怠慢你,如果你处事廉洁,下属的官吏就不敢对你欺诈。郭晟听了老师的这番话后,感到非常有道理,他到了西安府后,就让人刻成牌匾悬挂于自己的办公场所。西安府是个大地方,曹端所说的这段话经学生郭晟的推崇,便被各地衙门所效仿,最后被朝廷发现,确定为官员须尊崇的“官箴”而推行到全国。
霍州市政协副主席、文物局长薛有生从更深层次为孩子们解读了这段话的意义所在。他说:“曹端所提倡的‘公廉’官箴之所以能被后世所推崇,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他找到两块支撑官德建设的重要基石,更在于他所构建的这个‘官德’体系,改变了过去‘皇帝评大臣,大官评小官’的自上而下的纵向体系。曹端首次从底层的视角采取从下对上从左到右多方位多角度地对官员从‘廉洁’和‘公道’两个最主要的方面进行审视,这就使社会对官德的衡量进入了一个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可以衡量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曹端所倡的‘公廉’官箴确实具备了推动构建官德与衡量官德双重的历史意义。”
一位现场参观的中学生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我现在上初二,政治课上老师也讲到过一些‘反腐倡廉、依法治国’的内容,但同学们都是死记硬背,觉得特别遥远。今天来廉政文化园参观后觉得收获特别大,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此次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霍州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学校、班级乃至家庭形成以廉为美、以美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霍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梁红旗说。
薛有生告诉记者,霍州署建成廉政文化馆以来,前来接受廉政教育的干部、职工、学生络绎不绝,仅2016年一至十月份接待各地干部12000余人次,接待大专院校教师及学生8000余人次,接待群众游客20000余人次。如今霍州署廉政文化馆已经成为人们“修身养性防腐拒蚀”的一个好去处。
2 廉政文化园内处处以史为鉴
太原的廉政文化园进门处有一块“戒贪壁”,它立在这里也起影壁的作用。影壁上那个叫做“(犭)贪”的动物专以金银财宝为食物,虽然周围已经堆满了金银财宝,但它还想吞食天上的太阳,结果掉下万丈深渊,落得个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相传,这种影壁是朱元璋设计的,是因为他当过乞丐、当过和尚,是一位出身平民的皇帝,他深知官员不廉洁对百姓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与对政权的危害。所以他当上皇帝后,就下令让各地衙门都要建立这种影壁。
廉政文化园内所展示的古代清官群像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四知先生”杨震、“一钱太守”刘宠等。东汉时杨震曾任荆州刺史,有个叫王密的人被他举荐后当了县令。一次杨震路经他举荐的这个人所管辖的县区,这个县令在夜深人静时,悄悄拿了10斤黄金来感谢他。杨震坚辞不受,这个县令便执拗地说:“现在更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闻之,勃然大怒,厉声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无人知晓?”杨震因此被称为“四知先生”。
东汉时期,在浙江绍兴有一位清官刘宠。他任会稽太守期间,勤政为民,清廉自律,政绩明显,三年后被调往京城任职。临行前,许多老百姓自发赶来,每人以百钱相赠。刘宠再三推辞,盛情难却,象征性地收了一文钱。当他行至绍兴西小江时,将这一文钱投进了清澈的江水中,以表明自己“一钱不敢拿”的清廉自守志向,被后人誉为“一钱太守”。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贪官总是惩而不绝。对于中国古代惊世权臣和贪官,展览馆也专门设立了展厅。东汉的董卓,北宋的蔡京,明朝的严嵩、魏忠贤,清朝的鳌拜、和珅,民国时期的曹锟等等。这些权臣贪官共同的特点是:地位官职特别高,但贪婪之心也特别大,最终都走向了穷途末路。
廉政文化馆还专门设立了当代展厅,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直至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反腐败斗争中惩办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发人深省……
3 山西籍“直臣”,于成龙为首
在通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的路途中,有一个名叫来堡村的村子。被康熙皇帝亲封为“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就出生在这个普通的村子里。
于成龙外号叫“于青菜”,据说是因为他“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据历史记载,他出任两江总督的消息传出来以后,南京布价骤然上涨。个中奥妙倒是不难猜测。因为他出任两江总督以后,南京地方官怕是不能穿绫罗绸缎了,都要改穿布衣了。果然,他出任两江总督后,总督衙门的官吏受到了严格约束。他的仆人无钱为他买茶叶,每日采集衙后的槐树叶来当茶叶,结果连槐树都给采秃了。
于成龙廉洁的事不胜枚举。灾荒岁月,他以糠代粮,把节余的口粮和薪俸用来救济灾民。甚至把仅剩的一匹骑乘骡子也“鬻之市,得十余两,施一日而尽”。康熙十七年(1678年),于成龙由江防调任福建按察使时,乘船前往福建。快要开船了,于成龙让手下人买了好几担萝卜。送行的人感到诧异,问他:“你买这么多不值钱的萝卜干什么!”于成龙答道:“我路上供食,全靠这些萝卜了。”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病逝。同僚们清点他的遗物,发现床头有一个方形的旧竹筐,这是他唯一的家具。大家打开竹筐盖,发现筐里面只有:粗丝袍一件、靴子一双、腰带一根;另外,瓦缸中盛有几斗米;还有几罐盐豉——这就是于成龙的全部遗产。
几年前,当地人投资在于成龙故里来堡村打造了于成龙廉政文化园,集廉吏故里、廉政文化、廉政教育为一体,旨在建成我国廉政文化的展示平台、研究基地和体验中心。
2015年,方山一中组织编辑了《一代廉吏于成龙》,将其列入校本课程系列丛书,以故乡走出去的廉吏于成龙为榜样,让青少年从小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
历代廉政思想文化中,特别强调官员能否清廉立身。在当今社会,借鉴优秀古代廉政文化传统,其意义就在于这些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依然存在,对今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着可以借鉴的积极作用,发掘整理其中最有价值的廉政思想文化内容,其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开展廉政教育,有助于提高被教育者的廉政认识水平,增强其廉政意识,对于其履行职责时做到公道正派、廉洁奉公有一定帮助作用。
另外,举贤为官也是古今选拔人才的通用做法。自古贤臣多能吏,廉洁虽不是选贤的全部条件,却是必要条件,孟子就提出过“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的思想主张。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报记者 贾丽)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