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老军医30年藏报上万种庆建军90周年

发布日期:2017-08-02 10:15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王斌
    介休老人王光秀是一名退休军医,30多年的时间里,他收藏了上万种报纸。建军90周年前夕,他组织了“喜迎十九大召开纪念建军九十周年主题藏报展”,在介休当地乃至全省,吸引了不少人关注。8月1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这位老人。
  藏报爱好源于军医职业
  68岁的王光秀老人和新中国同龄。“我是19岁入伍的。”王光秀回忆说,“当时家里很困难,而且还有弟弟妹妹,但就是这样,母亲也舍不得让我离开家。”不过,一心想穿军装、立志报效祖国的王光秀,最终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去解放军某部卫生队参了军。
  部队生活中,王光秀吃苦耐劳,工作训练积极认真。“每天早晨,别人还在睡觉,我就已经起来,先是打扫卫生,再给大家倒好洗脸水,然后去出操。”他说,“因为表现优秀,我得到师部的认可,被送到第二军医大学读书,毕业后又回到师里卫生队,继续为战士们服务。”这一服务就是一辈子。
  如今,王光秀收藏报纸已经30多年了。“收藏报纸的爱好,和我在部队里当军医有很大关系。”他说,“因为在卫生队工作,为了给战士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我每天都浏览报纸上有关于医疗、健康等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很实用,我觉得这么好的材料扔了挺可惜的,就开始把这些内容剪下来保存。”
  藏有三晋第一报《晋报》
  后来,王光秀发现,党报、军报对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的主题报道,排版漂亮、制作精美,而且重大新闻本身就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裁剪了太可惜,于是开始整张保存。从收集历届党代会报道专版、“八一”系列报道专版等党报军报的重要版面,到收集《晋报》《申报》等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早期报纸,再到将各种报纸分门别类、装订成册,收藏报纸成了王光秀每天的必修课。
  王光秀说,收藏这些报纸,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难点就是收藏老旧报纸。为了一张老旧报纸,他常常要跑好几个古玩市场。古玩市场没有,他仍不放弃,再通过各种关系,寻找报纸收藏爱好者,拿自己的藏报和对方交换,或者直接购买。“现在我收藏的最珍贵的报纸是《晋报》,清朝光绪年间出版,这是公认的三晋第一报,我用了足足6年的时间才找到。据我了解,《晋报》现在山西省内也仅有几份。”
  《晋报》是在山西大学前身山西大学堂创始人李提摩太的支持下创办的,每周五出版一期,8开8版,横式竖排。作为官报,《晋报》有固定的内容、布局,见报文章有相当于正式法令、公文的效力。头版除了“紧要告白”和“辕门抄”外,其余版面还设有“宫门抄”“上谕”“专件”“京省新闻”等栏目。
  将军为藏报馆取名藏天阁
  20年前,王光秀收藏报纸就已经在所属部队出名。作为一名军人,王光秀对“八一”系列报道情有独钟。在他收藏的“八一”系列报道版面里,既留存着像《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这样的老牌军队报刊,也收录了2016新创刊的《人民陆军报》;还珍藏着《战友报》《人民军队》《前进报》等诞生在烽火年代、却已经停刊的军区报。王光秀说:“在收藏的‘八一’系列报刊里,我最喜欢的是对聂荣臻、白求恩这些英雄人物的报道。”
  随着收集的报纸越来越多,他准备创建自己的小报馆,给战友提供一个看报的地方。“当时我也不知道该给藏报馆起什么名字,正好赶上天津警备区原政委任之通将军到部队视察,他听说我收藏报纸,就来参观,看了以后将军提笔写下‘藏天阁’三个字。”藏天的意思是,数量多、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藏天藏地。
  现在,藏天阁藏报馆设在介休,50多平米的房间陈列着王光秀收藏的1万多种报纸。“我集报、剪报就是为了让大家看。”他说,藏报馆一直对公众免费开放,如今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王光秀还加入了介休收藏协会,当上了省集报联谊会副会长,配合当地博物馆、社区、学校举办了多项文化教育活动。
  办报展献礼建军90周年
  退休后,王光秀还赋予藏报馆另一个功能。“部队有一部分留守人员,遇上头疼脑热爱找我,我就在藏报馆给大家义务看病。”王光秀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发挥自己的余热为人民服务,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今年7月29日,王光秀在介休组织召开了2017年山西省集报联谊会年会。他将这次年会的主题定为“喜迎十九大召开纪念建军九十周年主题藏报展”,设置了“军旅岁月”“我们的军队像太阳”等专栏,将自己珍藏的党代会系列报纸和“八一”系列报纸拿出来陈列展示。这次展会可谓是藏报界的盛事:80多位山西的报纸收藏者参会交流,北京、河北、江苏等地的藏报爱好者也闻讯赶来,更吸引了不少当地干部群众参观。
  “军人,是一生的事业;藏报,是一生的爱好。在纪念建军90周年之际,能把事业与爱好结合,是一件荣幸的事儿。”王光秀说,“报展展出的这些报纸,记载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辉历史,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民军队保家卫国的铁血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本报记者 王斌 实习生 谢方园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