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致敬“九旬老兵” 听那段烽火岁月中的传奇故事

发布日期:2017-08-02 10:21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马占富 裴娇玲
    7月31日下午,和平日一样,94岁的张兵和老伴儿在小区的树荫下和邻居们聊着天。他身体硬朗、步伐稳健。“我94岁了,与军队同成长。”
  在老人家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几枚耀眼的勋章,几张泛黄的老照片,和几本鲜红的荣誉证书。
  张兵是朔州市贾庄村人,兄妹五人,排行老五。由于上边有两个哥哥,身边人都称他“张三小”。1943年,他在忻州崞县(今忻州原平市)入伍参军。
  据张兵回忆,自己所在的六分区当时正需要一位可靠的通讯员,他便当起了通讯员,主要负责给师长、团长送信。“名字叫张兵,也当了个兵,可是连个枪杆子都没摸过。这算什么?”后来应自己申请要求,调到了侦察部队,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侦察兵。
  说起过往的经历,张兵很是自豪。“干侦察工作,要的就是胆量、不怕死的信念,同时得啥也精通。天气、星象,地理知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深入敌后方,了解他们的武器装备、数量,甚至需要丈量城墙有多高,辨别敌人的脚印、车轮的轨迹,识别我军留下的暗号等等,我全靠记性。”老人说,他参加过大大小小200多场战斗,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役、中印自卫战争、援助西藏剿匪。最令老人记忆犹新的是朝鲜战争中距离上甘岭只有30里地的老土山上一次惨烈战役。他回忆说,当时有90多架敌机不间断轰炸。沙尘到处飞扬,天昏地暗,周围一片狼藉,自己也被炸蒙,活埋到沙尘里,没有了意识。“老天眷顾,不让我死吧!”
  死里逃生的张兵更加坚定了信念。之后,老人远赴黑龙江哈尔滨,直到1955年1月份正式退伍。
  张兵老人身上一共有三处伤疤。“轻伤两次,重伤一次。”在他看来,这些伤痕更像是“肉体勋章”。
  性子刚烈的张兵老人从不叫苦,也从来不承认自己是残疾的、受过伤的军人。“我受过的几处伤,从来没向部队打过报告,申请治疗。当时哪里有什么止痛药,实在疼痛难忍时,自己就用盐水过滤伤口残余的黑血,用白色的粗布简单包扎一下,继续行走。”
  老人常说自己命大,依据是两次戏剧般的经历:
  一次他不幸落入敌人的包围圈,索性就躲在一处农家小院里。当时,正好有路过的日军在附近实施“地毯式”搜索,正好进了这家小院,询问这家主人有没有看到八路。“我当时就躲在一头老黄牛的背后,手持两颗手榴弹,正准备趴进牛粪里,等敌人找到我,与他们同归于尽时,那头老黄牛在关键时刻卧倒在地,替我保住了一命。”
  那时候,一名好战士身边大多都会有一匹好马陪伴,张兵也不例外。他说,行军途中,他会把仅有的一口干饼留给马吃。“都说马是吃草、吃料的,行军打仗的马哪有时间吃口草啊!”有一次,老人饿得直吐黄水,身体发软、四肢无力,整个人瘫坐在地上。“这匹老马好像通人性一样,半蹲在地上,用头不断地蹭我腰,直到我爬上马背,整整驮了我三天两夜。后来老马丢失了,我常常半夜梦中爬起,跑到马厩里找马。”
  张兵老人说,他最大的遗憾是,2015年9月3日,他受邀去北京参加阅兵,但由于身体状况耽误了。“不过市里面领导也邀请我在朔州市红火热闹了一番,也第一时间在电视直播上看到了阅兵。(马占富 裴娇玲文/图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