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窗含西口千年渡 飞出民歌二人台

发布日期:2017-09-04 10:48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苏鑫波
河曲二人台
“鸡鸣三省”
罗圈堡旁的烽火台
这几只船是娘娘滩岛上通往外界的必备交通工具
  “沿黄19县(市)人文生态”系列报道——第二站:河曲县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一曲《走西口》,唱出了黄河儿女的辛酸,倾倒了无数铮铮铁汉,也让人们知道,黄河拐弯处有一座叫河曲的古城。河曲是民歌的海洋,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河曲人常说,有海红果的地方就有二人台,爱吃酸捞饭的人就能唱了二人台。他们甚至开玩笑地向来客介绍,连犬吠声都带着山曲儿味。
  从偏关东来,走约40公里,就到了河曲。很少有人知道,黄河出了偏关,便向西流淌,绕着河曲县城打了个大弯,将县城围在了东岸。西北岸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南岸是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故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曾经是走西口的古渡,流传着众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西口古渡边的河灯会
  行至河曲,正好赶上了当地即将举办农历七月十五河灯会。西口古渡广场上,一群老人聚在一起,拉二胡、吹笛子、打快板,正在自娱自乐地表演河曲民歌。老腔老调,描述着走西口的离愁,歌颂了时代的强音。
  历史上的河曲地瘠民贫,灾祸不断。为了谋生,男人走西口,女人挖野菜,孕育出了悲苦高亢的民歌,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走西口故事。很多走西口的人再也没有回到家乡,为了悼念远去的亲人,祈福未来,人们举行了一系列的仪式。河曲河灯会就是这些仪式中,比较独特并逐步延续下来的古老习俗。河曲河灯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前后3日举办,地点在县城西门外的“西口古渡”。当年成千上万的人就是由这里走上西口的淘金之路,因此选择这里作为受难的人们“超度”的地方。
  据说,这一次的河灯会举办三个晚上,每晚将漂放河灯3650盏,晋陕蒙三省民众共同参与。届时,开阔的黄河面上,在夜幕之下,万盏河灯顺流飘去,蔚为壮观。还有焰火表演,歌舞、戏剧、民歌演出。
    山顶上的古长城遗迹——罗圈堡
  早晨6时许,采访组从县城出发,前往河曲县娄子营镇罗圈堡村。沿黄公路边,一道冲天的石阶摆在眼前,笔直陡峭。爬上石阶顶,众人汗流浃背,甩一甩汗珠,奔着左前方的双层烽火台而去。这个烽火台有十几米高,外边是一层圆形围墙,里面是一个圆柱形台地,下面有小洞可以上去。烽火台就建在崖边,无法想象古人是用怎样的智慧和技艺,在险要之地建设完成。站在台上极目远眺,黄河滩地美景尽收眼底。
  烽火台西边是罗圈堡,远看只有一道黄土色的高大城墙。
  众人不以为意,只想着那是城墙的残垣断壁。走进再看,城墙四面合围,南边正中有一道豁口,这里原来应有城门。向里望去,里面房屋鳞次栉比,竟然就是一个村庄。
  罗圈堡为长城遗址,也是一处重要的屯兵设施,整座城堡建置在独立山体的高山顶上。始建于明朝初年,属明朝大同镇外长城,边墙外侧便于迎敌观察,砌有垛口墙。城堡全由青砖包砌,高3丈5尺,正南原设有瓮城,北有边墙长城,边墙随山而建。东边的烽火台为烟墩,主要用于古时抵御塞外匈奴进攻中原,是黄河边上最重要的边塞。控制着整个河曲东西往来的咽喉之地,烽火相望、层层布防。
  如今,罗圈堡内村民不多,大多姓鲁。居民建筑独特,内部多为四合院,雕梁画栋,砖碉风格别致,堡内鲁家大院最为上乘。有戏台一座,庙宇3座,壁画20多幅,是国内民俗文化研究非常典型的堡居之一。
    黄河第一岛娘娘滩
  从烽火台上望下去,数里宽的河道上,有一片狭长的绿洲,那里就是娘娘滩村,是万里黄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小岛。据摆渡的船夫说,岛上现在只有六位不愿离岛的老人居住,村民大多搬到了离公路近的新村里。小岛四面环水,古树参天,恬静优雅,野鸭成群。漫步岛上,花香扑鼻,沁人心脾,使人顿觉心旷神怡,犹如来到世外桃源,呈现出一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优美画卷。
  相传两千多年前汉文帝的母亲薄姬遭吕后陷害,曾携子刘恒(汉文帝)落难于此,故名娘娘滩。岛上曾出土过许多汉代器物,现已被列为山西省旅游总体规划重点项目区域。与此遥相呼应的,还有上游不远处的另一小岛——太子滩,老百姓说是因刘恒生在此地而得名。
  这天,正好碰上了去岛上给93岁的母亲送饭的李二兰柱。他说,娘娘滩地势较高,一般很少会被黄河水淹没。其上游叫做龙口,那里可谓是凶险无比,两岸石壁陡峭,黄河夹持其中。河水至龙口喷薄而出,声若雷鸣,至梁家碛后,豁然开朗,展开了一片河谷平原,水流骤然变宽缓,形似龙口,故名。站在娘娘滩头,仿佛一只大船在巨浪中搏击前行。正是把黄河的涛声当作摇篮曲长大的河曲人,对着大河大山放歌,才成就了河曲民歌灿烂的文化。
    苏鑫波/文 王宝珍/图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