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沿黄19县(市)人文生态”系列报道——大宁县

发布日期:2017-10-09 10:39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苏鑫波
黄河仙子祠坐落在悬崖峭壁之间
大宁通往陕西延长县的马头关黄河大桥
黄河仙子塑像
大宁黄河风光
    曹仙媪:黄河流域唯一的女神
  由于不熟悉道路,从大宁县城出发去黄河边,走错了路,老乡说距黄河已不远,我们便索性由县道进了一车宽的山路。再后来,山路也没有了,却觅见一条老百姓种地走的小道,一路颠簸着下了山,才看到了黄河。黄河边的路也不好走,年久失修,坑洼崎岖,就这样向北行了几公里,到了马头关黄河大桥。
  大桥高悬于南去的黄河之上,宛若长虹凌空,亲密地与秦晋两省拉手,热情地迎来送往两地车流。探头桥下,原来我们苦苦寻觅的黄河仙子祠就在桥北侧,那悬崖峭壁之间。
  等来了守祠近三十年的冯锁还老人,在他的带领下,向下走过一段陡坡,穿过头顶突兀的巨石,来到山门前。黄河仙子祠背靠石壁,面朝黄河,如沧桑的老人一般,望着滔滔黄河,沐浴着夕阳的光辉。石崖上就这么一座小小的庙宇,攀上石阶,仙子祠尽现眼前。门上是“黄河仙子祠”横匾,门柱两旁写有对联:“仙子女神灵光普照泽佑秦晋百姓,黄河母亲源远流长哺育华夏文明”。往里是小厅,有黄河仙子的介绍,再往里便是河水冲刷形成的天然石龛,比较宽敞。仙子塑像端坐其内,平静安详,仪态万方。塑像里面曾经有真身,后被破坏,冯锁还给我们展示了仅存的部分遗骨。
  黄河仙子祠,又名曹仙媪祠,俗称曹娘娘庙。创建于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2006年,大宁县对曹娘娘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并正式更名为黄河仙子祠。当地百姓为何在黄河岸边供奉这样一位女神?冯锁还讲述了其来历。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在当地颇有名气。
  相传,黄河仙子最初是天上的女神,下凡成了女娲的女儿,帮助母亲造人。大禹治水时,她三变老媪,以五指梳理一头长发给大禹启示,帮助大禹疏洪入海,平息了黄河水患。明朝时,她再次下凡,化身黄河西岸延长县曹家河村一个平民的女儿。从小父母双亡,长大后与小伙子黄山相恋,却不得成亲,遭到兄嫂凌辱囚禁。后在好心侄女的帮助下,逃出魔掌,来到黄河东岸的马头关村,为民造福,惩恶扬善,直到在半崖的石龛中坐化。附近老百姓将其用黄土和泥裹塑真身,建了庙宇,称为曹仙媪祠,并把仙子坐化的正月二十二日作为纪念日,每年都祭奠祈福。这一风俗一直沿袭到现在,每年的这一天,黄河岸边人山人海,纷纷纪念这位守护黄河儿女平安幸福的仙子。
  且不说,黄河仙子是否曾经与女娲一起造人,是否曾帮助大禹治理水患,仅从其真身遗骨来看,曹娘娘应该是确有其人的。不过,她更可能是元明时期,一位治理黄河水患不幸献身,而被百姓拥戴的女性。人们颂扬其功劳,于是将她化身为仙子进行供奉,成为黄河流域唯一的女神。目前,黄河仙子的传说已经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沿着黄河边往南走一段,到了古镇村,这里是昕水河入黄口。有一处月牙形的滩地,当地人称芝麻滩,老百姓说是黄河仙子助母造人之地。也有人说是古人以滩地所生冬瓜为密钥,黄河仙子芝麻开门,将石室珍宝分与众人,故而得名。故事毕竟是故事。不过,旧时黄河发洪水,回潮时会带来大量的鱼和柴火,在芝麻滩积聚,百姓坐享其成,吃穿不愁。再加上这里土地肥沃,可为良田,人们便将其视作黄河仙子的佑护,这倒是可以理解的。
  几近黄昏,采访组一行人回味着美丽的神话故事,再次沿着颠簸的道路,向吉县的壶口奔去。苏鑫波/文 王宝珍/图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