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红色窑洞 不忘初心

发布日期:2017-10-24 11:17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李靖芳
   一口气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慢慢合上书,目光凝视窗外。两天来,我伴随着书中一个个人物专访,穿越时间隧道,走进那段艰苦岁月,走进陕北的窑洞,几次掩卷沉思,几次动容落泪。从我所在的这座南太行小城往西,越过黄河不远,就可以到达革命圣地延安;从延安再往北,在黄土高原的沟沟梁梁上走不到百公里,就能见到习近平总书记40多年前曾经生活过的知青窑洞。
  窑洞,多么熟悉亲切的名字呀!82年前,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就住在窑洞里。正是从这窑洞出发,我们党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69年初,习近平当时不到16岁,作为年纪最小的北京知青,来到陕北梁家河插队,住的还是窑洞。7年岁月的打磨,7年生活的历练,他从一名北京知青成为乡亲眼中的好后生,入了党,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他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了人生目标,打牢了人生根基,一路走来,步履坚实,成为了全党的核心。
  从杨家岭到梁家河,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窑洞。1934年秋,毛泽东从江西于都开始长征时,敌情危急,炮火连连,身边之物尽皆弃之,但一袋书却始终带在身边,跟随毛泽东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走进了杨家岭的窑洞。窑洞成了毛泽东的书房,《毛泽东选集》收录的156篇文章中,有112篇是在窑洞里完成的。1969年初,习近平从北京踏上知青专列,所能带者不多,惟一个老式棕箱和一个旧皮箱,跟随他从北京到铜川,从铜川转乘卡车到延安,再转到延川、文安驿公社,最后到梁家河。当年帮搬行李的老乡回忆说,看着箱子不起眼,拎不动,装的全是书。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上,全部是书。习近平一有空,就是看书。从历史的抽象中我们不难发现,当艰苦的窑洞变成安静清心的书房,忘我的苦读磨成修学储能的利剑之时,人们或许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延安窑洞的那十多年时间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时期之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与人民在一起,时刻在心里装着群众,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故事。有一次,毛泽东在去359旅的路上,遇见一位背麦子的老太太,老人走路十分吃力,毛泽东立即吩咐人帮助老人家把麦子背回家。30多年后,作为插队知青的习近平,在去公社开会的路上,也遇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弓着腰很吃力地拉着架子车,他看老人这么大年纪还拉车,就走上前去说,来,我帮你拉一段。两个故事,不同之处是,前者体现了党的领袖的亲民之情,后者体现了年轻知青的爱人之德;相同之处是,都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在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的眼里,杨家岭的窑洞就是一排思考的机器,因为这窑洞里的每一粒空气分子中都充满着思想。仿佛看见每个窑门上都刻着“实事求是”。当年全面抗战爆发,国内出现了悲观的“亡国论”和盲目的“速胜论”,毛泽东从中日两国的国情出发,对战争规律作了深刻揭示,对战争结果作了前瞻预判,以后战局的发展果然都在他的那本《论持久战》之中。由此可见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力量。习总书记在回忆知青岁月时讲,七年知青生活,最大的收获是让他了解了什么是实际,什么是实事求是。他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后,为了解决全村土地少、群众吃不饱的现实问题,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群众打淤地坝,直到现在,坝顶的土地还是梁家河村最好、最平整,也是最便于灌溉的土地。他带领大家建成陕北第一座沼气池,打水井,办代销店,办铁业社、缝纫社、磨坊等,都是从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出发,从村情实际出发来考虑的,正因为立足实际,所以干一件成一件,件件漂亮。有一次,上级分派到村里一批救济粮,大家都很高兴,但到了分粮的节骨眼上,谁都说自己家困难,谁都想多分一些粮食来填饱肚子,村里开会研究时,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这时习近平说,都别嚷了,咱们现在就到各家各户去看,究竟谁有多少粮食,都看得清清楚楚。谁该多分,谁该少分,不就一目了然了吗?就用这个办法问题解决了。老百姓都说他实事求是,说公道话、做公道事,敢作敢当。
  虽说杨家岭的窑洞抑或延安的窑洞都是极简陋的,但作为红色革命圣地,她的精神内涵是那么的丰富,她的红色历史文化是那么的厚重。梁家河离杨家岭、延安并不远。当年习近平下乡插队,在父辈长期战斗过的黄土地上学习、劳动、生活;到宝塔上下、延河水边,瞻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工作和居住过的革命旧址;和乡亲朝夕相处,聆听参加过革命的老同志讲述父辈们的战斗往事。天长日久,耳闻目染,这些对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的习近平来说,润物无声,滋养无穷,从而更坚定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信念和信仰。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中,习近平受家庭影响入党非常困难,但他没有放弃,前后写了十份入党申请书,终获批准,可见追求的执着和强烈!
  赶考仍在路上。高天厚土赐予的窑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圣地。以此为新的历史起点,孕育的思想光辉、凝聚的向上力量、开启的崭新征程,必将引领全体中华儿女驶向民族复兴的辉煌彼岸!(作者单位:中共晋城市委办公厅 李靖芳)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