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新闻记者,令人尊敬的职业

发布日期:2017-11-10 13:54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作者:任秀红
    2016年11月8日,作为晋中市新任的宣传部长,我第一次关注并与部分新闻工作者代表一起度过记者节,大家一道走上太行山,踏上重温“初心”之旅,参观了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瞻仰了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
    看到战地新闻工作者留下的一件件物品,凝望着他们在战火中写下的一篇篇文字,品读着他们穿越硝烟拍摄下的一帧帧照片,我不禁惊叹:正是他们手中的一架架旧相机和一支支秃笔记录下了历史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不仅感受到血与火的硝烟里中华民族和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和家国情怀,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铮铮铁骨和民族气节,对他们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在我眼中,他们就是历史的证人,是时代的先锋,是社会的良知,是发展的鼓者,是党政的智库,是文明的载体。在他们面前,我们是后来者,也是后继者。
    今年我市开启了“寻找最美新闻人”的活动,在6月举行的初评竞讲中,来自市县两级的新闻工作者代表在讲述晋中故事,也讲述着自己生活的侧影。在现场,我全程沉浸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里,由衷地鼓掌,深情地流泪,静静地思考——时下,人们都在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是啊,忙碌如陀螺般旋转的新闻工作者,他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在他们的讲述中,我追寻着答案,尽管这些答案还是那么地不全面、不完整。
    第一时间  标刻着记者的敬业与奉献
    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时间不属于自己,而属于新闻事件和舆情。这是他们的时针,这是他们的行动时刻。
    365天,无论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随时出发就是他们的常态。2015年4月,一场晚霜突然袭来。祁县、太谷、平遥的果农已被动员起来,要在温度最低的后半夜开始采用烟雾御灾。子夜12点,刚刚写完稿件,准备休息的晋中日报社记者王文安接到了采访任务,他立马连夜出发,与摄影记者张建军一起跟随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前去采访基层干群的“梨花保卫战”。凌晨2点,气温下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各乡镇(村)全员出动抵御寒潮,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两位记者则披寒戴霜辗转奔波在3县10多个村子,直到次日早晨八、九点钟,他们才返回报社,不顾劳顿,连续作战,精选图片,全情写稿,第二天《凌晨打响梨花保卫战》一稿准时见报,2000余字的报道使我市干群合力御寒、生产自救的故事与精神跃然纸上。
    在关乎民生冷暖的关键时刻,新闻工作者总是第一时间贴近群众释放温暖。2011年11月底,天刚入冬,第一场大雪便不期而至。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晋中日报社记者路丽华望着漫天飞雪不禁担忧,“三晋菜篮子”榆次东阳镇的大白菜会面临怎样的境况?虽然没有接到任何派采指令和热线电话,但她还是带着自己的忧虑顶风冒雪出发了。一路上,车轮打滑,方向失灵,平时仅需30多分钟的车程,那一天她竟用了2个多小时才“飘移”到地头。看着还长在地里就被大雪覆盖的白菜,听着手足无措的菜农长吁短叹——灾情十万火急!必须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情况反映出去!于是,在返程的路上,她便开始过滤素材、构思稿件,当晚9点多,满载着群众焦心与期盼的稿子交到了专门等候多时的编辑们手中,立马上稿、编版、排印……第二天,《大雪冰封万吨滞销白菜,直击农民风险意识软肋》的深度报道在《晋中日报·晚报版》头版头条发表。看到报道,市委主要领导当即批示,40余家部门和企业迅速行动起来,加入到帮助农民销菜的队伍中,“受灾菜”变成了“爱心菜”,菜农笑了,记者也笑了。
    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战、攻坚战、决胜战。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几个典型人物就具体做法进行了简短的发言,这对于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宣传”就是号令,全市宣传系统立刻联合策划,采用“平面报道、深度解读、立体塑造”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报道扶贫攻坚的相关政策,报道奋战在我市脱贫一线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农村干群的先进事迹。晋中日报社、晋中电视台派出几路人马分赴基层一线,走乡村入农户,到田间进大棚,贴近基层贴近民心深度采访。晋中日报社记者田文杰,孩子尚小没有离开过妈妈,但她还是克服困难,一头扎进了基层一线,率先采写并发表通讯报道《青春华章镌横岭——记和顺县横岭镇石拐村第一书记路辰正》。紧接着一系列记者们带着帮扶情怀、脱贫干劲、泥土气息的报道纷纷出炉,在报纸和电视上陆续刊播,激发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
    对于另一部分“特殊”记者来说,第一时间是“恒定”的,那就是24小时在岗。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同志们就是这样的。他们的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但多年来这里的工作人员长期只有3名,到现在也才有5名,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43岁,年轻的不过30出头。正值青春年华,本该生活得丰富多彩,但这里的工作人员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单位为家”。因为长年处于夜以继日的值守状态,他们的家人“由埋怨到无奈,再到习以为常,最后理解支持”。他们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那又是一个除夕夜,别人都在看着春晚,享受着年夜饭。然而,家居太原市的刘威和老家在榆社县的常春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没有吃饭的地方,只能自带泡面充饥,蹲守在电脑前。万家灯火的景象就在他们眼前,合家团圆的愿望也在他们心中,但他们更清楚自己的工作,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分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高强度工作,使他们在体检时令医生非常不解,“怎么年轻人患的都是老年病,一个一个全是动脉硬化”。
    第一现场  浸透着记者的艰辛与汗水
    新闻工作者的第一现场就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会场、展场,有他们的身影;城市、乡村、厂矿、企业、重点工程,有他们的身影;急难险重危机时刻,有他们的身影。
    “急”时,新闻工作者冲锋在第一现场。2014年10月底,我市首条城市快速路锦纶路到了最关键的工程节点,必须在两个小时内完成桥梁合龙。作为当年最大的民生工程,这个事绝对是老百姓心里的“头条”。怎么才能做好报道呢?晋中广播电视台记者赵睿和同事们,接到消息之后迅速赶到现场,时间已指向半夜十二点,气温很低,有的记者都来不及换上厚衣服就蹲在现场做策划,30多米的梁架怎么严丝合缝?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完成如此大量的工作?为了能把群众关注的热点及时传播出去,这些记者在吊车下现场互动,把自己挂在桥下拍摄取景。采访、撰稿、编辑、播出,他们连轴转了近18个小时。当广大群众因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收获着满满的幸福感时,记者们也体会到了做喜闻乐见的新闻给他们带来的价值感。
    “难”时,新闻工作者坚守在第一现场。2016年7月,昔阳县连降暴雨,洪水泛滥,该县广播电视台女记者樊海燕和同事们,扛着摄像机,顶风冒雨,踏着泥泞,徒步蹒跚,行走在一个又一个水毁路断的抗灾现场。灾情在,记者就在。连续几天30多条来自抗灾前线的报道,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现场指挥、调研灾情,到各级各部门抢修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再到各级党委政府的灾后重建,全方位展示了“天灾无情人有情,党和人民心连心”的生动场景。
    “险”时,新闻工作者挺立在第一现场。《晋中零距离》栏目制片人白英丽和她的团队为了掌握黑心商贩作假的证据,伪装成打工者,不顾危险深入黑作坊调查取证。在为老百姓解决各类纠纷的过程中,他们多次受到人身攻击,但毫不畏惧,即使身心遭受凌辱伤害,仍毅然选择维护正义。
    “重”时,新闻工作者奋战在第一现场。2013年,受宏观经济影响,煤炭行业终结“黄金十年”。危机面前,市委、市政府超常施策,祭出实招,以推动煤炭行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2014年初,我市《关于切实解决煤矿和涉煤企业当前困难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出台。《意见》条条都是“干货”,极具革命性和创新性,如何将这份含金量极高的政策尽快传递下去?晋中日报社记者张志丽承担了撰写政策解读的报道任务。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余,她仔细研读《意见》全文,积极向政策制定部门讨教,深刻领会《意见》出台的背景和内涵,在加班加点读懂弄通精神实质后,她又思谋如何用通俗的语言、精准的文字加以解读,以便读者理解。不出几日,《同舟共济越“寒冬”》《煤炭新政双“手”打出“组合拳”》等一篇篇深度解读报道见报,饱含着市委、政府“服务为先”的理念,给煤炭工业乃至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传递出了更多的温暖。
    “危”时,新闻工作者奉献在第一现场。一个夏夜,平遥县电视台接到热线报料,一个犯罪嫌疑人被某小区居民和警方联手围困在了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上,顽抗拒捕。这显然是一个身犯险境的差事,但是,记者冀文彦和白乃方还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现场。只见嫌疑人站在一个在建楼房的二层夹道上,情绪失控,挥舞着钢筋棍,现场危险、紧张,气息几近凝固。突然,嫌疑人提出要求,让“扛摄像机的”上前与他对话。此时,正在拍摄的冀文彦二话没说挺身而出,近前对嫌疑人进行疏导劝解,直到他低头认罪。返程中,冀文彦才看见白乃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挪动,表情痛苦至极。原来,正当他与嫌疑人周旋时,在黑漆漆的工地上,专注采访的白乃方竟一脚踩在了一颗钉子上,脚板被扎穿了。为了不使剑拔弩张的凶险氛围再起波澜,这个女记者硬是忍着巨痛没吭一声,咬牙坚持到危情解除。当警民同庆嫌疑人归案时,两位记者默默离开,又奔赴下一个采访现场。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三严三实”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维护核心,见诸行动”等重要宣传教育活动中;在转型综改、招商引资、脱贫攻坚、每年“两会”等晋中挺进路上的重大事件中;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晋中社火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中,全市新闻工作者总是在第一现场以工匠般的精神雕凿着晋中故事,唱响时代主旋律,打胜新闻主动仗,与全市人民一道意气风发走在挺进路上。
    第一责任  体现着新闻工作者的忠诚与担当
    责任,是每一个人最高的社会品格。记者的第一责任紧紧与党的主张、人民的期望联系在一起,须臾也不能分开。
    新闻工作者把群众的喜乐看在眼里,把群众的急难记在心里,不仅落到“纸”上,更落实在行动中。2011年6月,晋中日报社记者张莉芬接到四川德阳同行的电话,希望帮忙寻找川籍失联青年龙勇,他可能在榆次某摩托车经销店做销售,而他的母亲已肺癌晚期,时日不多。寻找龙勇的系列报道在《晋中日报·晚报版》及时推出。新闻也报了,但要找的人还没有着落。已经完成新闻工作分内职责的张莉芬,又把有限的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分外的“寻找”中。她骑着自行车,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几天时间跑遍榆次街头的摩托车、电动车销售点,还是无果。放弃?还是继续?她决定利用网络,期待有可能上“网”的龙勇现身,在张莉芬的坚持下,已经误入传销窝点达半年之久的龙勇终于浮出水面,在她的劝解下踏上归途。几天后,龙勇的母亲拉着儿子的手微笑着离开了人世,一段“晋地记者感化川籍浪子”的新闻在德阳大地传为佳话。
    新闻工作者在义不容辞的担当中,唤醒了人们内心深沉的感动和大爱。《晋中日报·晚报版》与晋中市红十字会合作共建“爱心救助桥梁”,寻找“最需要救助的人”,一些家境贫寒而身患重大疾病的普通群众,经过记者深入采访、深度报道,红十字会予以救助,推动了全社会的扶危济困。截至目前,已使94户家庭受益,另有10多户家庭正在申请救助。
    心中有责任,手上有典型。新闻工作者以努力讲好晋中故事的情怀和担当,书写着晋中干群在“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伟大事业中的晋中答案和晋中路径。晋中日报社、晋中广播电视台突破自我,创办了《全面挺进第一方阵》专栏,刻画出全市干群不忘初心、干事创业的身影;《党建视窗》《家住晋中》等栏目搭建起广大群众关注时政、参与晋中改革发展的新平台。《砥砺奋进的五年》,舒展着1.64万平方公里热土上奋力前行、振兴崛起的磅礴画卷;《脱贫攻坚先锋榜》,激扬着兑现党和政府承诺、千军万马战犹酣的时代壮歌;《拆违治乱提质》,铺陈开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大美壮景;《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喷涌着转变政府职能的诚信,“以保姆式”服务激发起全新的市场活力。以报纸为桥梁,以荧屏做媒介,全市新闻工作者都在围绕中心讴歌晋中欣欣向荣的发展,展现群众分享改革红利的幸福感。
    为什么新闻工作者对这份职业如此执着?只因他们对这份事业爱得深沉。用晋中日报编辑庞秀峰的话说,“我从业28年,专做编辑18年,或迎着风揣着选题奔跑,或埋头在新闻纸里谋排画版,几年、几十年,一张书案、一支笔、一个姿势的坚守,最初是对新闻事业单纯的热爱,现在经岁月沉淀,心中只记着神圣的责任。”
    新闻工作者的“时间”都填充在这一连串的“第一”中,他们留给自己和亲人的时间是多么的吝啬。他们很少有时间看“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他们很少有时间关注父母“生儿养女一辈子……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他们很少有时间亲昵孩子“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
    作为一名父亲,记者赵睿内疚地说,“在孩子的眼里,我是个总不能和他玩耍的父亲;在家人的心里,我是总失联的儿子和丈夫,连周末的陪伴都是奢侈的;在朋友的口里,我就是那个总因为新闻采访而经常爽约‘放鸽子’的人。”
    作为一名母亲,寿阳县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刘碧静语带哽咽,“我刚刚坐完月子,就拿着照相机奔赴采访一线。白天采访,出门时孩子未醒;晚上回家赶稿熬至深夜,孩子已睡。有一次匆匆给孩子喂了奶就又要出发,孩子大哭令人揪心,帮我带孩子的父母恼了,硬梆梆甩出一句话‘你哪里是亲妈,分明就只是个奶妈’。”
    倾听着每一位新闻人的故事,一幅幅带着他们职业温度的画面浮现在我眼前。他们放下自己的岁月静好,去撷取着整个晋中生活中的温暖美好。他们也是父母的儿女,也是儿女的父母,只因为深埋在心底的那份牵挂,在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的战场上,镌刻下他们围绕中心、聚焦奋发的强劲笔触;在脱贫攻坚的阵地上,回响着他们传播政声民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鼓劲的冲锋号角;在基层群众的身边,荡漾着他们彰显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和煦春风。
    一年一度记者节,战地黄花分外香。新闻工作是神圣的职业,新闻工作者却并非圣贤。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但因为这份职业,他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旋律”显得这样庄重。
    他们不会忘记组织的嘱托和职业的使命,“讲好晋中故事,塑造晋中形象”的第一追求永远在路上。(作者系山西省晋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