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远的牵挂 共同的情怀(04月06日)
- 关向应图书馆建馆80周年纪念活动在山西兴县举行(04月06日)
- 在延安精神的旗帜下(03月29日)
- 林炎志: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03月03日)
- 老区孩子们的一份承诺(02月24日)
- 北京汇文中学“贺龙班”成立 全国招生贯通化、一体化培养田径人(02月23日)
- 怀念一位百岁晋绥老前辈(01月27日)
- 家中吊唁蹇阿姨……(01月03日)
- 他是最后一位亲历者(11月28日)
- 永远和老区人民在一起(09月09日)
收获的喜悦
发布日期:2017-11-13 11:41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记者 吴晓庆

正值秋收好时节,11月11日,10组亲子家庭成员来到太原市晋源区的千年古村赤桥村,挥舞起手中的镰刀,体验了一把“秋收乐趣”。

老村主任为大家讲述晋祠大米为什么好。

向老村主任学习镰刀的用法。

整理稻穗

山西文史研究者杨杰老师为大家深度解读这座千年古村。

正值秋收好时节,11月11日,10组亲子家庭成员来到太原市晋源区的千年古村赤桥村,挥舞起手中的镰刀,体验了一把“秋收乐趣”。
金灿灿的稻谷,沉甸甸的稻穗,10组亲子家庭成员干劲十足,体验着收割晋祠水稻的农耕文化。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在收割水稻之前,赤桥村还特别邀请前任老村主任为体验者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农业科普课,不仅详细介绍了晋祠大米文化,还认真指导大家收割水稻的知识和技巧。
从开工前的准备到实地下田收割,不少家长表示看着简单的收割水稻过程其实参与起来还是很吃力,小朋友们就更是深刻地体会到了劳作的辛苦。一位参与体验活动的小学生向记者表示:“通过这次水稻收割活动,有机会亲手收割稻米,感受农民伯伯的辛苦。”
秋收活动体验之后,体验团走进赤桥千年古村,在山西文史研究者杨杰老师的带领下,感受古村魅力。参观近代名人刘大鹏故居、近距离感受千年古树、听老师讲关于赤桥的典故……随着千年岁月的侵蚀,赤桥村很多古迹已经不复存在,仅有的几处古院落、古寺庙还向世人诉说着这个村落的古老和悠久。本报记者 吴晓庆 摄影报道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