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远的牵挂 共同的情怀(04月06日)
- 关向应图书馆建馆80周年纪念活动在山西兴县举行(04月06日)
- 在延安精神的旗帜下(03月29日)
- 林炎志: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03月03日)
- 老区孩子们的一份承诺(02月24日)
- 北京汇文中学“贺龙班”成立 全国招生贯通化、一体化培养田径人(02月23日)
- 怀念一位百岁晋绥老前辈(01月27日)
- 家中吊唁蹇阿姨……(01月03日)
- 他是最后一位亲历者(11月28日)
- 永远和老区人民在一起(09月09日)
赵家沟村的脱贫现场会
发布日期:2017-11-15 10:26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记者 王利强

忻州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葛忠明与静乐县赵家沟村“两委”干部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共同谋划脱贫新举措。本报通讯员摄
山高沟深,沿着一条蜿蜒的通村公路,走上20多公里,公路尽头就是静乐县双路乡赵家沟村。
10月31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脱贫现场会在赵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李贵生家召开。参加会议的除了村里12名党员外,还有远道赶来的忻州市国税局党组成员及下属11个党支部的书记。
会议主持人是马秀山。去年,担任过代县国税局局长的老马被派到赵家沟担任村第一书记。他开门见山地说道:“这次会议的内容有两项,一是传达学习十九大精神,二是研究商量咱村下一步的精准扶贫措施。”
赵家沟村坐落在土山的半坡上,村里人最怕的就是下雨,发生滑坡,房子开裂。现在的村委会还住着土窑洞裂了缝的3户人家。村党支部书记李贵生家就既成了村“两委”的暂时办公场所,也成了马秀山的宿舍。
学习完十九大精神,马秀山随即拿出忻州市国税局扶贫工作队为赵家沟村准备的10项帮扶措施。忻州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葛忠明首先发言,建议10项帮扶措施先抓好3项——推广菊芋种植、建立养牛合作社、整村搬迁。
“是了,是了。”李贵生说。赵家沟因为地质灾害,今年被列入整村搬迁范围,明年正式实施。大致测算了下,全村109户贫困户基本可以不负债就能搬到城里,但是个别非贫困户搬迁经济压力大,“不搬不行,搬了又缺钱”。他的话,引起村里其他参会党员的共鸣。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大伙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起来。
“大家说了这么多,想一想是不是主要还是因为咱村没发展起来的产业。”葛忠明听了一阵插话道:“仅靠莜麦土豆,解决了温饱,实现不了小康。”
赵家沟今年引进了菊芋,亩产上万斤,现在收购价是每公斤1元左右。加上坡广草多,又有养牛经验,帮扶着村里发展养牛,又是一条路子。菊芋联系上收购公司,养牛成立合作社。集思广益中间,村支委刘环玉又提供了一条信息,村里以前成功种植过黄芩。李贵生一拍脑门说:“就是,就是,当时黄芩种植收入还不错。”“那咱明年就再种上几亩黄芩。”马秀山爽快地说道。
未来的美好生活,最动人心。发展的话题越说越多。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屋子里也有了些寒意。李贵生的爱人从里屋出来,拉着了灯,生起了炉子。马秀山说:“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得靠实干。等大伙把莜麦收割回家,咱就围绕着菊芋、养牛、黄芩这几项搞些种养技术培训。”
刘环玉有个疑问,明年就整村搬迁了,人都搬走了,发展这些,还有啥用。
葛忠明笑了起来,“人走了,地还是你的。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说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以后可以留下几间房子作为回村生产生活的公房。”大伙纷纷说好。
葛忠明最后道出了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机关干部到基层多接触困难群众,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带着感情更自觉主动地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本报记者 王利强
本站编辑:杜瑞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