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压不弯的脊梁——感动扶贫队员的贫困户

发布日期:2018-04-19 14:12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朱效国
    他踏实肯干、头脑灵活,本来可以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富裕户,然而,却因为二十年如一日照顾高位截瘫的侄儿,而今成了平陆县石油公司的帮扶对象。在金钱和善良面前,他选择了后者;他虽然贫穷平凡,但却用一束人性光亮温暖了周围。如今,党的扶贫政策让他的生活开始好转:村委会为拖累他的侄儿盖了房;政府把他作为特定贫困户,每年都有一定的救济和补贴;结对帮扶队员正在和他一起实施脱贫计划……
  他叫勾银治,今年62岁,1981年告别军营回到家乡平陆县曹川镇下坪村。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见过世面、又有人缘的勾银治踌躇满志,在致富的大潮中,他勤奋、诚信的秉性聚拢的人气和运气很快使勾银治在村里冒了尖,然后顺理成章地娶妻生子,孝上抚下,光景一天天殷实起来。
  变故源于1998年的一天。“我哥这人是个实诚善良人。嫂子身体不好,但一家人很和睦,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不幸的是,嫂子那天突然去世,他第二天就寻了短见。两个儿子情急之中口对口做人工呼吸,结果都中了毒。家里放了两具棺材,两个侄儿躺在医院洗胃,我的心都碎了。但顾不上悲伤,只能强打精神把事情办完。”勾银治的眼圈红了,一双粗糙的大手在那憔悴的脸上来回擦抹。作为扶贫队员,第一次接触扶贫对象,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们平添几分同情。
  埋了兄、葬了嫂,家里陷入困境。然而,灾难还没有完,事隔不到两年,勾银治的侄儿勾点平开三轮车出了事故,导致下肢瘫痪,住在曹川镇卫生院急需用钱。他召集乡亲们解囊相助,凑了二三万元。在镇医院住了两天,又转院到洛阳白马寺骨科医院,又花了不少钱。
  “交通事故责任方赔偿了多少?”贫困似乎是这个时候盯上勾银治的,我不禁问。
  “前前后后,人家给赔了1万元,还不够多次往返的路费和开销。人家家境也不富裕,咱已经这样了,总不能把人家也逼入绝境啊!”善良的人总是顾及别人的多,考虑自己的少。
  “这些年,你既要照顾点平,还要养活自己一家人,又供个大学生,日子过得艰难吧?”我们对眼前的这位帮扶对象,由同情又生出痛惜来。
  “农村人到底是手头紧,没有钱的时候,真是一分钱也没有。点平的褥疮至今未好彻底,总是用手拍打身子减轻痛苦。20年来不断药,没有钱时,他只有硬顶着,我看着干着急,等手头一有钱,赶紧就买药。”
  其实,勾银治的老婆一开始也埋怨他。走访中,村民告诉我们,勾银治一家人不容易也了不起,“他本来能过上好光景的,是善良把这家人拖入了穷窟窿。”
  为了照顾侄儿,勾银治生意做不成,打工走不远,只能在附近打打零工,种种自己家的地,“我是从北京某部队复员回村的,这些年,战友们也曾提出让我外出搞经营,家里有一个侄儿躺在床上,不敢远走,放心不下。”他理解老婆的埋怨,思想工作也做得实打实:咱家再穷,两个儿子都还活着,有爸有妈。侄子没爸没妈,身体又高度残疾,咱要是不管,你让他咋活?
  尽管社会给这个家庭施以援手,但贫困就像粘皮糖,一旦粘住就很难去掉。勾银治继续说,我们边听边沉默,对他的贫困陡然升起几分敬意来。“有一次,我到点平那里,他说:叔,吃的快完了。我给他送来面,告诉他:你放心,叔再没有,也要让你吃上饭。点平说:叔,我总靠你也不是个事。我说:放心,有叔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
  善良的人最容易知足,也容易被感动。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民政、残联等部门都给过这个多难家庭以帮扶慰问,但后来勾银治却在感谢后执意不要了。“那些年不像现在,政府也有困难,咱毕竟当过兵,受过党的教育,不能总给政府添麻烦,还是要靠自己。不能因为生活艰难,家里穷,就动不动往上找。”
  据村民介绍,勾银治不仅帮助自己的侄子,村里人有事,他都跑前忙后的,是个热心人。他虽然贫穷,但村里人都理解他、尊重他,村干部也想方设法帮助他。这不,党中央发出向贫困宣战的号召后,村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勾银治家。这几年村里在村委会门口给他的侄儿勾点平盖了新房,每年还有几千元钱的救济款。“村委会广场的人多热闹,点平住到那儿也不觉得孤单,心情也好多了。”
  树有树的尊严,草有草的坚守。人的品格往往和财富无关,他是流淌在人体里的纯净的血液,虽然无声,但却时刻给人以能量。发生在勾银治身上的故事,像一滴水,反映出人间自有真情在;像一束光,折射出中国共产党永远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党之本。经过反复研究考察,终于拿出了针对勾银治情况的可行性帮扶计划,并经他同意正在进行着。扪心自问,该帮扶的,是不是还有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平陆县石油公司下坪村扶贫工作队 朱效国 张建民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