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今日晋绥 »

忠烈事迹传千秋 晋绥儿女报泽恩

发布日期:2019-04-11 13:04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三晋都市报

 

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贺晓明大姐在祭奠仪式上讲话
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跪地为烈士献花
时任山西省军区政委郭志刚整理花篮缎带
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与儿子段翔给陈学曾烈士敬酒

  晋绥根据地的抗战史,是一部凝聚着晋绥军民精神特质的英雄诗篇。
  “我们父辈把鲜血洒在了晋绥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永远不忘晋绥人民是他们的遗愿,也是对我们的嘱托。老区人民为抗战做出过重大贡献,作为晋绥儿女应该反哺老区人民,为老区的发展尽自己的力。”贺龙元帅之女、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贺晓明的这段话,道出了晋绥儿女的心声。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晋绥儿女们从不懈怠,更没有忘记晋绥老区和这片土地上勤劳淳朴的人民。
  多年来,晋绥革命前辈和他们的后代,一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老区经济建设及教育事业献计献策,捐款捐物,努力回报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
  为了促进老区的经济发展,晋绥儿女奔走呼吁,成立了“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晋绥儿女和晋绥老同志的捐赠,企事业单位的捐助。
  “把散落在当年战场和各地的烈士遗骨安葬在烈士陵园,让他们魂归故里,是替我们的父辈做他们未完成的事,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基金会理事长、林枫之子林炎志的一席话振聋发聩,直击心灵。
  从2015年起,晋绥儿女已连续4年组团回到兴县,参加清明祭扫活动,合计为收迁散葬烈士捐款数百万元。
  基金会还发起了“捐赠一件革命文物,留住一段红色历史”的公益活动,充实丰富晋绥边区纪念馆的馆藏文物,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弘扬晋绥精神。
  为了留住红色记忆,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善款一百余万元,资助兴县政府修建革命文物保护纪念碑。目前选定的黑峪口、高家村、任家湾、张家湾、赵家川口、西平、碧村、石椤则、石岭则、张家圪碢、胡家沟、玉龙堂、李家湾、后木兰岗等48个红色遗址,首批已建成二十里铺、田家会、甄家庄、南沟门前战斗等9座纪念碑。
  晋绥情,永不忘。有一次,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在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祭奠先烈的活动中讲:“我的父亲告诉我,他的很多战友就在这个地方牺牲了,埋在这里,‘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多回去看看,这个地方叫第二故乡’……今天,我们来啦!”
  “去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日,年过七旬的贺晓明大姐亲笔手书:‘不忘毛主席1952年为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题词的嘱托。烈士陵园是英雄的家。’在全国2000多个县里,毛主席唯一给县级陵园题词就是这一处。希望三晋人民都能关注晋西北,关注黑茶山下这座陵园。”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告诉记者。
  为了全力帮扶老区贫困县,为了烈士陵园新墓区早日动工,为了收迁安葬更多的晋绥根据地散葬烈士遗骸,去年12月,基金会支持兴县县委、县政府完成烈士陵园二期工程征地,决定捐款108万元用于二期工程墓区征地。
  在今年即将举行的清明祭扫活动中,还有一个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墓揭幕仪式。原来,120师老部队离开晋西北后,转战南北并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一次战斗中,这支老部队中的一个团的团指挥所,被一枚炸弹击中,团长、政委及以下114人全部牺牲,遗骨至今仍在异国他乡。“贺大姐希望能为这些牺牲在朝鲜的烈士们修一座衣冠冢,建在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内,让烈士后人有个地方能祭拜先辈。”据段晓飞介绍,“抗战期间,在晋绥牺牲的八路军烈士,加起来共有14000多人,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没有收迁回来,他们大多都是无名烈士。我们不该忘记他们。所以,大家一直在努力四处寻找。我们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把他们找回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晋绥情永远在路上。
 
    本站编辑: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