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民俗 » 方言俚语 »

“口”中割“舌”趣说“害”

发布日期:2016-04-19 17:29       来源:太原晚报
     “害”,在汉语言中是个常用字,在太原方言中使用频率也极高。读了张玉虎先生《“害娃娃”与“发娃娃”》一文(见7月26日“天龙·晋风”版),觉得这个“害”,确实很有趣,故想借机会说两句。
    “害”,是个会意字,《说文》中介绍:“害,伤也。从宀、从口。宀、口,言从家起也。丰声。”其中三层意思,除“害,伤也。”无疑义外,后两层意思均有商榷的余地。唐汉先生在其所著《汉字密码》中,即言“实际上,金文‘害’字下部是一个口,上部是舌头的象形,中间的一横表示将舌头割掉的意思”。从口中将舌头割掉,正是“害”的本意。至于舌头的轮廓如何讹变为“宀”,那就是时间的杰作了。由于舌头被割,说话就会含混不清,“‘害’,其发音源自无舌之人的‘嘿嘿之声’”,与“丰”并无多少关系。这样的解释,既别开生面,又合情合理,十分到位。“害”字的“意”、“音”均明白无误,你看有趣不有趣。
    按害的本意,即伤害、损害、祸害。后引申为杀害、妨害、忌惮、畏惧……以及灾害、险要。甚至凡与人有碍者一律冠之以害,如害虫、害鸟,害兽,害处……其在汉语言中的使用便越来越普遍。而在太原方言中,害字的用法似乎还要丰富一些。
    发生某种疾病或有某些不适,叫做“害”。如有了眼疾,叫“害眼”;拉稀跑茅子,叫“害肚子”;长了脓疮,叫“害疮儿”……“害娃娃”,正和上述是同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也常用这样的词语来调侃,甚至诅咒某些人。如调侃某人贪吃,会说:“害咾你馋痨了!”对某人特殊不感冒时,会诅咒他“害上姑儿(老鼠)疮,不得好死!”
    使某些活动或行为受阻,使人上当受骗,也称“害”。如“一大早就哭个不停,害得人甚也不能做,这早番里被子还没叠”。再比如,“外怪不精明(读 jīmī) ,把地方告错了,害得三四个人白跑了一回。”
    如果担心某个人、某件事,或嫌弃某个人、某件事,同样用“害”。如“他这怪人甚话也敢说,甚事也敢做,俺们害他怕哩,可不敢和他打交道!”再如:“就你外邋遢样,还往人圪堆堆里圪凑哩,我都害你败兴哩!”
    形容孩子们顽皮好动,或玩闹得有些出格时,一言以蔽之——“害”。常听见的如“害泥泥”,“害水水(读 fùfù) ”,“这个娃娃可害哩!”在太原方言中,还有一个随时都会听到的词儿,叫“害豆子”。这个“害”就更有点出格,也不是孩子们能害得了了。如某人个撩点油,划点醋,将某件事搅黄了,或将某两个人的关系搅僵了,那就叫“害豆子”。这个人便被冠以“害豆子的”,或“害豆子不死的”,厌恶之情,一语了然。
(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