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踢鼓秧歌说“对耍”

发布日期:2015-07-09 09:28       来源:大同日报
  大同踢鼓秧歌,边舞边唱,极具乡土特色,而它的表演形式更是多种多样,精彩纷呈,尤其是秧歌表演中的“对耍”极具看点,深受大同地区民众的喜爱。
  “对耍”到底是如何表演的呢?据介绍,对耍是踢鼓秧歌中比较隆重的一种表演形式。“对耍”,顾名思义,为两队演员对着表演。首先,对耍前要发请帖,或请专人前去邀请,约定好对耍的日子。
  到了表演的日子,作为东道主的秧歌队要列队在村口迎接客队,场面隆重而热烈。两队都以“对子马”(二人二骑)为前导,骑马人穿着长袍,戴着礼帽,由村中有威望的人担任。秧歌头身披红礼布,一见面相互寒暄,接着同饮“迎风酒”,为客队接风洗尘。之后,两队行“交换”仪式,交换仪式上,秧歌头把红礼布放地上,相互抱拳作揖,接着再端起礼布再横放于地上,再施一次大礼,然后交换礼布。此时鼓乐高奏,礼炮齐鸣,两队开始一字形穿插表演,客队在前,主队在后,排成两行进入村中的表演场地,开始对耍。
  对耍开始后,广场北端放一方桌,裹红桌围,上置黄布包着的官印。桌后正面坐着一人,穿红袍,戴官帽,两旁各站一“衙役”。对耍开始,先客队后主队分别单独表演。客队表演前须先“拜印”,并行礼,表示对东道主的敬意。两队表演后,要进行“大和营”,即两队合而为一,由两个秧歌头统一指挥,走大场子队形图案,如“大十字”等。两队演员献艺竞技,各显其能,场面壮观。到农闲时节,大同县杜庄乡的踢鼓秧歌便热闹了起来,各个村之间你来我往,又唱又舞,已成为当地居民文化生活的一道精彩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