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民俗 » 民歌戏曲 »

蒲州梆子(蒲剧)

发布日期:2016-03-03 11:20       来源:太原日报
  蒲州梆子又名蒲剧,是山陕梆子的河东派。山陕梆子约在明末清初形成于晋、陕、豫交界的三角地带,最初流布区域为:东抵沁水,西临黄河,北到韩信岭,南到陕州。现在主要流布于山西南部及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清代康乾时期,外省称为 “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清代嘉庆、道光以后,称“山西梆子”;民国初年称蒲州梆子,上世纪30年代起简称蒲剧,为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蒲州梆子所敬戏神,早先供唐明皇;不知何时改敬庄王;又有传说戏祖姓孟,因此戏班均避“孟”字,说“做梦”为“查黄”、“蒙住眼”改为“合住眼”等。

蒲剧演员在稷山县表演
    在中国戏曲的孕育期和成熟期,晋南一带就有诸宫调和宋金杂剧活动,在元杂剧繁盛时期,这里剧作家聚集,演出活动频繁。明清时的昆曲、弋阳腔也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明中叶以后当地民间艺人从北杂剧和昆曲、弋阳腔中继承了一整套成熟的剧目和表演形式,结合当地喜闻乐见的民间说唱和民歌俗曲,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被群众称为“乱弹”。因为演出时就地取材,截枣木为梆击节奏,因此又被称为“梆子腔”。这一时期的梆子戏表演艺术已经完全成熟,清初诗人、戏曲作家孔尚任在 《平阳竹枝词》中对 “乱弹”赞不绝口,当时它不仅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而且已经进入上层社会,作为御戏供皇帝观赏了。清乾隆末年到嘉庆初年,梆子班虽兼唱一些昆曲、吹腔等,却居于从属地位。清代嘉庆、道光以后,蒲州梆子逐渐分成南路、西路两派。清代末期至民国初年,是蒲州梆子的又一个繁盛时期,它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精神食粮,活跃在各种仪式上。由此不仅催生了大量的戏班,而且出现了专门学习戏曲的科班,一大批名伶受到追捧。上世纪30年代,蒲剧舞台上的三个小旦王存才、冯三狗、孙广盛的绝技“路数”、“乱弹”、“走”令人赞叹。许多赞赏近代蒲剧及著名演员的俗语至今流传不衰:“宁误打夏收秋,不误广盛《藏舟》”、“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可见蒲剧表演艺术的魅力。到了蒲剧艺术空前兴旺的上世纪50年代,不但有大量的传统剧目,如《徐策跑城》、《麟骨床》等被整理改编,更涌现出一批著名演员。五大蒲剧明星———阎逢春、王秀兰、张庆奎、筱月来、杨虎山联袂出演的戏剧电影 《窦娥冤》,遍映大江南北。蒲剧艺术还体现在演员们的特技功夫上。阎逢春当年独创的“翎子功”已被许多剧种的演员推广承袭。上世纪80年代,任根心、郭泽民、武俊英等一批青年蒲剧演员又以传神的表演和精彩的功夫获得戏剧“梅花奖”。

如今在晋南的农村,仍然保留着婚丧嫁娶中蒲剧表演助兴的形式。

冬日里在翼城乡村露天戏台演出的蒲剧演员
    蒲州梆子剧目众多,现在已知剧目有1400多个,其中《窦娥冤》、《薛刚反唐》、《麟骨床》、《杀驿》、《挂画》等影响较大。写意性、虚拟性、程式化等是戏曲表演艺术共同的原则,蒲州梆子与其它剧种并无什么不同。但由于长期在北方农村露天广场的“野台子”上演出,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梆子腔属板腔体,有7种基本板式,另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三百多支。蒲州梆子的声腔特征是腔高板急,起伏跌宕,长于抒发慷慨激越的情感。由于当地人民生活习性和语言、音调的关系,蒲剧唱腔的旋律跳跃幅度大、起调高、大小嗓兼用。故蒲州梆子素以“慷慨激昂,粗犷豪放”著称。伴奏乐队有文、武场之分。蒲州梆子分须生、老生、小生、正旦、小旦、老旦、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等角色行当,其表演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最鲜明的特点是火爆奔放、刚健大方、舒展明快、含蓄细腻,注重做工,擅用特技表现人物,有不少难度较高、观赏性极强的表演技巧,仅特技绝活就有三十余种,其帽翅功、髯口功、翎子功、耍纸幡、彩功等表演特技在全国享有盛名。注重表演技巧,特别是极为丰富的特技、绝活,成为蒲州梆子突出的特色之一。

蒲剧演员在翼城县演出
(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