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民俗 » 民歌戏曲 »

上党落子

发布日期:2016-03-07 10:50       来源:太原日报
  上党落子源于武安落子,清道光年间由河北武安传入黎城县,为此,其初期又称为“黎城落子腔”或“黎城闹戏”。主要流布于我省晋东南地区和晋南的安泽、闻喜、夏县以及榆社、左权和河北的涉县等地。1954年在参加山西省第一届戏剧会演时,正式定名为“上党落子”。

潞城赵省勤戏曲艺术团下乡演出上党落子《忠保国》
    清道光十七年(1837)至二十年(1840),河北武安一带连年大旱,“民食草根树皮殆尽”,有一名叫喜顺的贫苦农民,逃荒至我省黎城,靠打短工度日。他能歌善舞,精于武安落子。黎城县东仵村农民李锁柱,在和喜顺相处中学会了一些剧目,其后李锁柱组织李秋归(旦)、李长群(旦)、李丑则(生)、丁仓只(生)等人组班挑戏,开始只是打地圪圈演出,化妆和服装非常简单,乐器只有胡呼、大锣、小锣、小鼓等。道光二十五年(1845)后,李锁柱等人组织起“同乐会”,除根据《阿公子投亲》、《雷公子投亲》等鼓词自编剧目外,又排演了从武安落子移植的一些剧目,并逐渐搬上舞台,逢年过节或农闲时,到附近村社演出。清光绪十年(1884),黎城落子的一些戏班为了与上党梆子争夺观众,冲破了落子戏不能参与迎神赛社演出的束缚。黎城县城南天元班将王四虎请回教戏,他不仅为黎城落子带回《平辽东》、《高平关》等传统本戏,还将武安落子与黎城落子的音乐唱腔进一步融合,并大胆吸收上党梆子音乐唱腔之长,将原尺字调改为上字调。由于直接受上党梆子戏的影响,落子班逐渐搬演一些大部头的剧目。上党落子早期的表演艺术与上党梆子相似,采用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的手法,化妆也十分简单,旦角贴人字髯,水袖短小。这是黎城落子发展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黎城、潞城、长子等县的落子戏班纷纷效仿。

潞城市红旗剧团演出的上党落子《卖苗郎》
    上党落子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板式不多,但是表现力却很丰富,有些板腔节奏分明,具有叙事性的民间说唱性质。乐器分为文武场,其伴奏的乐器随时代亦有变化,其特色乐器是胡呼。上党落子的唱词大都分为上下句,即一个上句,一个下句,并且以这两句为一联,构成了对称式的句式结构形式。在传统落子戏中多七字句、十字句、有时也用十二字句,根据结构特点和行腔特点,其唱词节奏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二、二、三(七字句)和三、三、四(十字句)。唱词分平仄且合辙押韵。其唱词念白多用方言土语,后随着上党落子向外传播,有的剧团则以普通话的语音为基础、以长治等地的语调进行演唱,使其不失地方特色。上党落子在表演上多吸收本地其他剧种的表演特点和技巧,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上党落子已有自己一套比较成熟的程式化技巧。

长治上党落子剧团演出的《成败萧何》
    上党落子的表演朴实自然、幽默风趣,曲调简练优美、好学易懂,行腔激昂、奔放,地方色彩鲜明,演出很受群众欢迎。自从清咸丰五年(1855)黎城落子由广场搬上舞台演出后,很快由东仵村发展到黎城、潞城两县的其他地方。黎城水洋圪倒村的李栓劳成立了“庆元会”,活动于屯留、安泽一带。清同治六年(1867),潞城县潞河村的杏坡东家成立了黎城落子的第一个班社“含义班”,活动于潞安府一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黎城落子生角演员王三和随师王小秃(又名王丙寅)到活动于平阳府一带的黎城落子班搭班学艺六年,受蒲州梆子熏陶,将毯子功、把子功以及帽翅、甩发、髯口等功夫带回上党,融于黎城落子之中。1932年,名艺人张连科、李玉庆组织丑福、王尚德、李小计、马新年、王有福等人,到太原开化寺鸣盛楼演出了 《莲花计》、《访昆山》、《抢灵牌》等戏,将黎城落子首次介绍给省城观众。上党落子的传统剧目共计二百余种,目前整理出的有160种,剧本重故事情节,台词中有不少顺口溜式的句子,通俗易懂。

长治上党落子剧团演出的《成败萧何》
    黎城落子艺人在历史上尊奉唐明皇为戏祖,每到一个台口,都要将戴朗子、穿蟒袍的唐明皇(或木刻或画像)供到后台,烧香敬奉。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四唐明皇的生日时,戏班要给戏祖摆供品、烧香磕头、唱戏,但禁演唐代故事戏。新中国成立后,上党落子曾有10个专业文艺团体,但由于市场不景气、演员青黄不接等原因,现在只有黎城落子团和潞城市红旗剧团等少数几个团能正常演出。
上党落子《程咬金招亲》
(本章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