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民俗 » 特色美食 » 吕梁 »

临县美食

发布日期:2016-07-04 16:40       来源:文化山西
    慕黑馍馍  
    慕黑是临县特有的一种多年生长草本植物,广大农村大多数院内有种植。在初秋割收,采其叶晾干揉碎即成。慕黑色黑绿,味香。将慕黑揉末,与禾油食盐搅拌,在蒸馒头时撒入擀开的面上卷起切块,蒸出的馒头称为慕黑馍馍。慕黑馍馍有股特殊香味,比普通的油盐花卷好吃。慕黑的用处除蒸馒头外,在临县的名食饼子内就有慕黑。
    银裹金
    临县普遍吃一种把白面与糕面分别发酵,以白面做皮,内夹糕面蒸出来的食物。做法是把发酵好并搭好碱的白面擀开,卷入发酵好的糕面,切成长方形块蒸出来。因其有糕味,形状为斜,故也叫糕斜斜;又因白面色白如银,糕面色黄如金,故又称银裹金。另以同样的发酵白面与糕面,做的一种馍叫“包蛋馍”,就是把糕面包在白面里,也可在糕面里包上一两个枣,因系外裹白面里包糕,故名包蛋馍。
    合冷则
    临县人有一种做起来费时费力的食物叫合冷则,人们把抿抿尖的抿底翻过来,把山药磨成糊状,挤出水份,待水沉淀后的淀粉仍倒入山药糊内,加白面粉适量,调盐等搅匀,拍成小饼样或小圆球在笼里快火蒸出来,趁热蘸上醋、辣酱吃,味香,尖软有咬头。
     炒面
    炒面是以前人们普遍爱吃的一种干面食。炒面原料以高粱、玉米为主,或者搅点白豆与莜麦。味香、细腻。在灾荒年景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还有的人们在炒炒面时加进粗糠、罗头增加份量,也称“糠炒面”,营养虽少可充饥,是穷苦百姓粗笨饭,也曾是广大人民群众救灾度荒的“名食”。现在人们生活好了起来,基本上没人吃这种炒面了。
 
本站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