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寻亲路上(4)--寻找北京市房山籍烈士(04月19日)
- 喜栽扶贫树苗(二)(04月17日)
- 六十甲子经历(2)(04月17日)
- 六十甲子经历(1)(04月13日)
- 不 灭(04月13日)
- 盼望早日修复《晋绥日报》旧址(04月10日)
- 晋绥老前辈樊建德、叶行子女向烈士陵园捐赠松柏(04月05日)
- 喜载扶贫果树苗(一)(04月01日)
- 李先念之女李小林在兴县调研考察慰问(04月01日)
- 父亲骨子里有桑植人的侠肝义胆(03月30日)
孟封饼
发布日期:2015-11-06 11:22 来源:新浪博客

孟封饼是由创始地而命名的,产于清徐县东南的孟封镇。孟封是春秋时孟氏封邑之地,历史悠久,是清源县境东南的重镇,是明、清时期京(北京)西(西安)大官道的必经之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镇内店铺林立,南北客商络绎不绝。清光绪十年(1884),当时,孟封镇里旺村有一家姓冯的财主,雇用孟封村的厨师赵晋山给他家做饭。冯财主要求,每天不吃重样饭,顿顿都要变花样。当年腊月财主过寿请客,赵晋山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不慎碰翻了面案旁的油篓,着急之下赶忙把油收到面缸中,怕财主责怪,就把面也倒进面缸中,按照经验又加入食糖、鸡蛋和起面后揉匀准备制做点心,不料面团油多面少,十分酥松,无法成形,赵厨师只好将面团勉强捏成圆形放在鏊上,再扣上扣锅烤熟。结果太酥,一碰就碎,这时财主催着开饭,赵师傅只好强作镇定将其端到桌上,众客人和财主一尝啧啧称赞:“这样香、软、甜、酥、松的点心还从来没有吃过”便问到:“做的这是什么?”赵厨师急中生智地说:“这是为您祝寿特制的锅块”这就是孟封饼制作的开始。赵晋山回去后反复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为四油四糖,即一斤面配四两油四两糖,这样烤出的锅块色香味最佳。而后赵晋山开设了“昌发祥”,主要经营“孟封锅块”。由于其风味别具一格,芳香可囗,在当时可称得上非常高档的食品,到如今也算得上是饼中佳品,来往客商到孟封必购买携带而去,为称呼顺口简单,又因是在孟封买的,所以就把它叫成“孟封饼”了。
清光绪二十五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逃往西安路经徐沟时,招待西太后的就有孟封饼。慈禧太后尝食孟封饼后倍加赞赏,长途劳困顿消,随即传口御取孟封饼三担。一日正在食用孟封饼时,恰逢荣亲王传报北京战乱平息,慈禧顿感化险为夷,惊恐全消,精神振奋,食欲大开顿时觉的此饼不仅风味独特具有提神祛病之功效,而且更具有消灾解难之神奇效应,于是下旨封赵晋山为“饼圣”,并为“昌发祥”题词:“世间无比饼,天下有名铺”。光绪皇帝也感叹曰:“充饥不必图画饼,止渴何须望梅林”。这件事在官府中流传极快,“天下第一饼”由此传播开来,在京西大官道沿途的各省孟封饼的声誉越加闻名遐迩,名声大震,成为皇家御饼,远扬京都,百年来盛名不衰。至今闻名遐迩的孟封饼作为山西传统名吃已成为辉煌灿烂的晋商饮食文化经典,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