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寻亲路上(4)--寻找北京市房山籍烈士(04月19日)
- 喜栽扶贫树苗(二)(04月17日)
- 六十甲子经历(2)(04月17日)
- 六十甲子经历(1)(04月13日)
- 不 灭(04月13日)
- 盼望早日修复《晋绥日报》旧址(04月10日)
- 晋绥老前辈樊建德、叶行子女向烈士陵园捐赠松柏(04月05日)
- 喜载扶贫果树苗(一)(04月01日)
- 李先念之女李小林在兴县调研考察慰问(04月01日)
- 父亲骨子里有桑植人的侠肝义胆(03月30日)
百花稍梅
发布日期:2015-11-06 11:47 来源:百度百科
“稍梅好吃难和面,皮薄挑馅打花难。”制作稍梅技术难度较大,打花要用特制的擀杖,褶子打得越多,稍梅花牙就越美。好的稍梅皮薄如纸,圆如盘,边花多,挑成的稍梅馅大、香醇、利口,放在笼里,犹如朵朵雪梅。
百花稍梅是山西的一道传统美食,也是一道极具艺术性的风味小吃,光听这名字便觉得有几分雅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百花盛开的美好情景,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据说,百花稍梅起源于元代初期,最初只是一些有钱人家用作喜庆筵席的点心,后来“捎上”了些菜点,成为“茶捎卖”,又因其制作精细,口味独特,深受人们的欢迎,于是有人将之当作小吃单独出售,并在外观及其口感上作了改进和创新,就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的百花稍梅。在山西,百花稍梅被誉为一绝,许多政要和名人都曾亲口品尝过,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走在太原的大街小巷,我们随处可以看见百花稍梅的影子,不仅口味纯正,而且价格也不算贵。有人说,没尝过太原的百花稍梅,就等于没来过山西。可见,百花稍梅在山西的影响之广,名气之大。
做好的百花稍梅形如石榴,圆如盘,腰收细,晶莹油亮,洁白如玉,顶端蓬松束折,层次分明,犹如一朵绽开的雪梅,看起来十分美观。吃在嘴里,只觉清香四溢,软绵爽滑,兼有小笼包子与锅贴的特点,让人回味无穷,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据说,百花稍梅起源于元代初期,最初只是一些有钱人家用作喜庆筵席的点心,后来“捎上”了些菜点,成为“茶捎卖”,又因其制作精细,口味独特,深受人们的欢迎,于是有人将之当作小吃单独出售,并在外观及其口感上作了改进和创新,就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的百花稍梅。在山西,百花稍梅被誉为一绝,许多政要和名人都曾亲口品尝过,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走在太原的大街小巷,我们随处可以看见百花稍梅的影子,不仅口味纯正,而且价格也不算贵。有人说,没尝过太原的百花稍梅,就等于没来过山西。可见,百花稍梅在山西的影响之广,名气之大。
做好的百花稍梅形如石榴,圆如盘,腰收细,晶莹油亮,洁白如玉,顶端蓬松束折,层次分明,犹如一朵绽开的雪梅,看起来十分美观。吃在嘴里,只觉清香四溢,软绵爽滑,兼有小笼包子与锅贴的特点,让人回味无穷,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