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教育家林枫

发布日期:2016-09-02 17:24    来源:《林枫研究》    作者:臧立国
作者 臧立国
    林枫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建国初期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被誉为和冠与教育家头衔的除著名的“延安五老①”中的四人之外只有林枫一人。
    林枫同志1906年9月30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望奎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逝世。在刚好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林枫同志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月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他的辉煌舅历史功绩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深深铭记在我们的心中。在白区工作期间,林枫同志作为我党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的最高领导人直接领导了这次划时代的爱国学生运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林枫同志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在这个时期林枫同志在方方面面做了大量的具有建树的工作,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推翻国民党的统治积蓄了重要力量;抗战胜利后,林枫同志受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到东北工作,从1945年9月至1954年8月间,林枫同志先后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在此期间为解放东北全境、解放全中国以及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1954年11月,林枫同志调北京工作,先后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纵观林枫同志50年的革命生涯,不可谓不恢弘激荡,在50年的革命生涯中又与教育存在怎样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换言之林枫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 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当之无愧,可作为教育家林枫其到底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过哪些事情取得过哪些成就呢。那么就让我们追根溯源,沿着林枫同志半个世纪的革命足迹去找寻教育家林枫同志的身影。
    一、白色恐怖时期由于地下工作的需要初涉教育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在这一时期林枫同志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在寻找了党组织的过程中,经师友介绍,暂到江苏省东海县海州中学任庶务,同时在青年学生中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9月,林枫离开海州中学返回天津继续寻找党的组织。
    1934年春,林枫同志为躲避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追捕,利用华北教育者联盟张柏园的关系,到山西省太原市成成中学 ②任教并以教员的身份作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不久后因工作离开。
    1935年5月,因遭敌人破坏,中共河北省委陷于解体,林枫离开北平寻找党的组织关系。后经张柏园、张苏介绍,转到当时的察哈尔二中,也就是现在的宣化一中任教,以社会课老师的身份,领导了共产党在华北地区的民族解放斗争,并与张苏等早期共产党人一起在张家口地区组建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支部。
    这三次学校亦或是说做教师的经历,是林枫同志在白色恐怖时期为躲避追捕,寻找组织,继续斗争的临时之举,这三次经历对于林枫同志在以后的工作中,特别是和其在教育事业中取得的卓越成就是否相关就不得而知了。
    二、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抓教育不遗余力
    1937至1938年林枫同志任山西省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山西省日委副书记、晋西南区党委书记期间,林枫同志十分重视培养党员干部工作。北方局和山西省委在临汾只住了三个多月,有林枫负责主持的党训班就办了四期。由于刘少奇、林枫等领导同志亲自扨讲课,培训班一期比一期办得好,质量一期比一期高;同时还在中零共北方局驻地刘村主办了八路军学兵队,吸收培养各地投奔而来的爱国知识青年。晋西南区党委6成立不久,就在孝义禅房头办起窄了党校,林枫兼任校长,张友清乡任副校长。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全区党员基本上轮训了一遍,凡是来学习的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和政策水平上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使这些党员迅速成为县、区、村各级党、政、群工作的嗗干。连续举办的党训班,为开展晋西南工作、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批部,为以后的抗战积蓄了宝贵的力量。
    在晋西南区的民主政权建设过程中,以林枫同志为党委书记的晋西南区党委一班人,除积极发展经济建设以外,还冲破和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条件开展文化教育工作。为了适应抗日宣传的需要,各地先后创办了许多抗日报刊,组建了相当数量的剧团、宣传队、文工团。同时还创办了族革命中学,各地普遍兴办了各种短期的干训班,进行抗战政策、知识的教育;还利用冬季农闲季节开办冬学,开展扫除文盲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取土得了难能可贵的成效,为该地区的抗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以后的工作总结了宝贵的经验。1938年夏天,英国路透社记者史密斯曾来吕梁山区考察军民对日斗争情况,初到。第六行政区时,他还看不出这里的群众与其他地区的有多大区别,只感到这里地处偏僻,群众显得更加“土里土气”,但一与群同众深入接触,他就发现这里不分男女老幼,都有了一定的抗日觉吾,许多老年妇女也能说出一套抗日救国、抗战必胜的大道理。这些一定和当时开展的文化教育工作、抗日宣传工作、开办冬学为开展 扫盲工作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晋绥根据地建设中,林枫重视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关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工作者的成长,注意团结知识分子参加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工作。
    1941年10月,林枫在晋绥文联召开的纪念鲁迅逝世五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他在讲话中论述了发展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问题。就这样在晋绥边区的这段日子里,林枫同志和边区的军民一起,一边积极抗战一边抓政权建设发展经济,同时不忘边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林枫同志的带领下晋绥边区的方方面面都成了其他解放区根据地学习的典范。
    三、东北的新式教育初具规模领先全国
    文化教育事业是秤枫同志在东北负责领导的一个方面。前后十年间,他对东北教育事业的发畏和改革倾注了大量心血。1946年元旦,林枫代表东北局发表谈话,阐明共产党对东北时局的具体主张时,提出了教育政策:“废除法西斯的奴化教育,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实行免费的普及教育,反对学校对学生的专制,实行学生自治,提高教员的质量和待遇,优待科学家、教育家和文化工作者。”同年8月,林枫主持制定的《东北各省市(特别市)民主政府施政纲领》规定:“废除法西斯的奴化教育,以民主为教育的中心内容,普及国民教育,保障教职员与贫苦学生的生活。”改造旧教育的一个中心环节,是废除日伪时期推行 奴化教的旧教材,采用新民主圭一5l内容的新教材。1946年11月8日,林枫主持东北政委会开会,决定成立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编写中小学教材。在林枫的直接领导刀与督促下,经过半年的时间就编写出了一套中小学课本,使全区有了统一的教材,从根本上废除了旧的反动教育内容。这是改变东北旧学校教育的一个决定性的革命措施,具有里程碑式的现实意义。林枫同志在东北始终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1949年9月26日,林枫同志在东北第四次教育会议上讲话时高兴地宣布:“过去三年多,恢复与发展教育,成绩很大。我们已经有18000多大学生,15万多中学生和370多万小学生,这个数目相当可观。”从1946年秋到1954年,东北的教—其事业是在林枫同志的具体指导下改造和发展起来的。东北教育的健康和迅猛发展为提高东北青年东北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乎,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比干部和专门人才,为东北的解次和建设乃至全国的解放和建设(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与财富。为其主政全国文教事业工作积淀了雄厚的基础。
    四、主政全国文教事业,引领垂范呕心沥血
    1954年冬,林枫到达北京,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地区工作部部长(协助中央指导东北地区的工作)、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主任(协助周思来总理掌管国务院文化、教育、卫生、新闻、广播各部门的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国务委员。)、中共中央文教小组成员、第二、第三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业余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校委书记等职。
林枫到任二办后,首先解决二办编制和工作任务,随即马上着手解决文教事业的方针政策问题。
    1955年初,为了摸清文教卫生事业发展中几个重要的方针政策性的问题,他多次找国家计委文教局、国务院多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北京市的有关同志,一些大专院校的负责同志了解情况,开座谈会,指派相关同志下到基层省市进行调研,提出了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报告,经中央和国务院 批准,与当年5月19日至6月10日,召开了全国文教工作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文教事业发展中如何贯彻“两条腿走路”和多种形式并举、普及和提高相结合、质量与数量的关系等诸多问题。会议根据林枫的意见提出:在一个时期内,文教工作应以提倡质量为重点,稳步发展;在地区上要合理部署和公私文教事业统筹安排。要求文教事业更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和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服务。在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际毅副总理在讲话中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林枫的工作加以赞扬,说他主持二办不久,工作很得力,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对全国文教事业很有针对性。
    1955年7月5日,在第一屈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林枫以二办主任的身份发言,主要谈国习家建设的人才培养问题,强调两田个方面:一是提高教 学质量。二是发展业余教育。他认为:“业余教育是比较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干部的办法之一,有其广阔的发展前途,将在培养建设干部的事业中发挥重大作用。”
    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对文教战线提出一项任务:必须以极大的努力扫除文盲;必须继续加强职工和干部的文化,技术教育。这两个必须的提出是对林枫提出发展业余教育莫大的褒奖和肯定。当时林枫仍遵医嘱在家养病,但他不顾病痛,多次邀集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和各工业部门的负责同志到家里来,研究落实八大提出的文教方面的任务。他说,八大提出的成人教育任务,是提高广大工农群众和干部文化技术水平的大事,关系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成败,必须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对工农教育,不能只看做是对正规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或看做是权宜之计。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两条腿”中的一条粗腿,是有长远和广阔前途的一项事业。在那个时候林枫同志对业余教育的雄辩理解即使在中国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也颇具指导总义,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前瞻性。
    1958年林枫带病亲自带队到北京、上海、辽宁、河北等 地调研检查工农业余教育的现状、已有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林枫提出了继续开展工农业余教育的意见,把业余教育办学的原则归纳为16个字:结合生产,统筹安排,灵活多样,因材施教。林枫业余教育的提出与实施,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高度发展和繁荣,不论是对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还是国民经下济的高速发展都起 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其历史意义和功绩是不可估量的。
    20世纪60年代初,林枫同志主要工作虽已转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中共中央高级党校,但他作为中共中央文教小组的成员,对在教育事业中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依然 十分关切,在研究一些有关刀重要问题上耗费了许多精力。,这个时候林枫和陆定一受中共中央舜委托,主持和指导教育部制定《教育部直属高等 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上(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中学五十条》)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小学四十条》)。这三个条例(草案)分别在1961 年 9月和1963年3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下达试行,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巩固起 到了积极地重要的作用。
    这些条例草案的制定党中央是十分关注的。《高教六十条》于1 961年6月下旬向中央提交“送审稿”,同年7月在邓小平主持下,中央书记处于北戴河召开会议,对该草案逐条进行讨论,并作了改。9月,毛泽东在庐山主持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进行了讨论,正式定稿,并经中央政治局常委通过,于9月15日发布施行。
    高教、中教、小教条例的制定与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走上正规化和法制化标志,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乃至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林枫主持制定《高教六十条》后,继续受中央委托,考虑整个中国的教育改革问题。
    追忆林枫同志五十年的革命历程,党和人民对他的历史评价是客观的准确的。林枫同志在教育领域所提出的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以及主持制定的教育条例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长远影响,其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所建树的历史功勋是卓越的不可磨灭的,林枫在主持全国教育工作的十余年的时间里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 睹的,其苫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林枫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下的教育仍具有普遍否的现实意义。
    基于林枫同志对我国教育事业所做的大量的工作和历史贡献,他被誉为和冠与教育家头衔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
    1964年2月13日是农历春节。这天毛泽东邀请一些人在人民大会堂座谈教育问题③。这天在座的有:刘少奇、邓小平、彭真、陆定一、康生、林枫、章士钊、陈叔通、郭沫若、许德珩、黄炎培、朱穆 之、张劲夫、杨秀峰、蒋南翔、陆平共16人。此时仿佛看到了那一群伟岸的身姿,倾听到了那历史深处回响……
 
    注:①延安五老: 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中共党中央驻于延安时,中央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将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五位老同志尊称为“延安五老”,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②山西太原成成中学成立于1924 年,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诵的名校,全校师生以“明德明理、成已成人”为校训。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中共山西省工委三大机关进驻成成中学,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朱德、彭真、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成成中学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抗日战争的前线指挥部。
⑨春节谈话:一九六四年二月十三日春节,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刘少奇,邓小平、彭真、陆定一、康生、林枫、章士钊、陈叔通、郭沫若、许德珩、黄炎培,朱穆之、张劲夫、杨秀蜂、蒋南翔,陆平十六人参加
 
(作者为望奎县林枫研究会副秘书长、本刊副主编)
 
(本站来源:林枫研究  编辑:姚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