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綏情怀 »

“永远的晋绥“诗联大赛作品选登(1)

发布日期:2015-10-26 11:30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李凯恩
李凯恩组诗    

李凯恩在基金会召开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西昌解放65周年座谈会上

李凯恩在座谈会上激情发言

李凯恩与自己65年前南下四川时的照片合影

李凯恩接受基金会采访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国际反法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基金会与吕梁市文物旅游局、兴县县委、兴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永远的晋绥”诗联大奖赛。以下的作品是晋绥抗日老战士李凯恩组诗选。
炸碉堡   
  临离相交界,高地石门墕①。日军设据点,碉堡高大坚。
驻扎鬼子兵,四处施暴行。杀人烧房屋,奸淫掠财产。
晋绥武工队②,虎口来拔牙。鬼子眼皮下,挖条地道线。
䦆头③当武器,军民齐奋战。连挖两个月,鬼子未发现。
地道数百米,挖到碉堡下。炸药数十包,安放地道内。
如雷一声响,炸药威力大。碉堡炸开缝,鬼子吓破胆。
据点日伪军,撒腿全撤光。四方老百姓,个个笑开颜。
当年小八路,如今耄耋翁。抗战七十年,永远记在心④。
        注解:①晋绥三分区(今吕梁)所辖的临县、离石县接壤处有一离石所属的村庄石门墕。②驻防临县的358旅组建的武装工作队围挤石门墕据点日军。③农民使用的一种农具。④当时我参加了1945年2月的炸碉堡事件,并为武工队侦察地形、运送炸药。

临县妇女支前忙①  
  大婶拥军人人夸,合作社里领棉花。手摇纺车嗡嗡转,一天能纺五两纱。
二婶昼夜织布忙,布机整天吱吱响。土布交到妇救会,前方战士有衣裳。
妯娌二人织绑带,选好棉花再纺线。你追我赶来比赛,谁的差来谁的棒。
带宽三寸长九尺,裹在腿上走如风。条条绑带颗颗心,送给亲人八路军。
白布鞋底青布帮,村村都有巧姑娘。千针万线一双双,军鞋做好送前方。
粗布底子粗布帮,做鞋姐妹情谊长。抗日军队人人爱,打走鬼子保家乡。
     注解:①临县在抗战时期,是晋绥的老根据地、模范县,全县有10多万妇女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支援前线,为八路军纺纱织布、做军鞋的故事十分动人,多次受到边区政府和妇救会的表扬与奖励。作者是临县人,当年目睹过此事。五两:老秤16两为1斤。
纺织英雄刘桂英  
晋绥群英会,举办第四届。一九四四年,陕北神木①开。
离石刘桂英,出席边区会。桂英临县生,离石童养媳。
七岁会纺线,十三能穿梭。织的标准布,全县数第一。
纺织高手艺,传教全乡村。匹匹上等布,交到被服厂②。
这年冬天里,县长欢送她。红花胸前佩,出席群英会。
大会英雄榜,榜上有其名。林枫③来接见,讲话记心间。  
推广新技术,生产翻一番。边区发奖品,奖状与奖章。
新式纺纱车,日纺十两花④。大会开结束,载荣归故乡。
      注解:①:为了躲避鬼子“扫荡”,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大会1944年12月7日在神木县盘塘村召开,刘桂英在会上被授予“晋绥边区纺织英雄”光荣称号。②:抗战时期,八路军在后方办有被服厂,为前方战士加工被盖和衣裳。③:时任晋绥分局书记。④:旧秤16两为1斤,比旧式纺车超出1倍。  
      附言:刘桂英后改名刘岳,1949年同她的第二任丈夫同时随军南下四川,先后任过西昌地区妇联会主任、成都市妇联会副主任,一生没有生育,于2008年病故。她在世时,作者与她在西昌同事多年,又是老乡,因而熟知她的故事。  

吕梁儿女运粮颂  
抗战小米加步枪,打败日本小东洋。解放战争亦如此,打败胡部中央军①。  
为了我军打胜仗,运送军粮到陕北。一九四七秋末天,吕梁②开始运粮忙。  
调集民工千千万,三川③大地是战场。柳木扁担长又长,一担小米挑肩上。  
为了支前离家乡,家里丢下小娇娘。静乐娄烦产米县,运经方山到临县。  
沁源安泽米与面④,西运要过同蒲线⑤。食粮运到黄河岸,木船摆渡至葭县。  
运粮翻越赤坚岭⑥,雪厚坡陡路难行。运粮经过云子岭⑦,遇匪袭击粮被抢。  
船载粟物渡黄河,敌机扫射民工伤⑧。脚下难关又险道,为了运粮勇向前。  
源源食粮到陕北,军民欢乐有饭吃。陕北战场传捷报,我军光复延安城。  
       注解:①国民党嫡系胡宗南部,1947年3月占据延安,翌年4月我军光复延安。②晋绥边区第三分区驻地离石,即今吕梁市。③指晋绥三分区下属临县、离石、方山、中阳三大平川。④太行山区两县的小米和玉米面。⑤同蒲铁路。⑥娄烦到方山经过的一座高山。⑦同蒲线以西交口到中阳经过的一座大山。⑧临县尅虑寨渡口,1947年秋末发生过此事。
     附言:葭县即陕西佳县。此次运粮,晋绥三专署成立了运粮工作队,从开始到第二年仲春结束,作者都参加了调运。将这件真实故事,以诗词的形式写出来。  
晋绥青年志四方 
晋绥儿女意志坚,响应号召离家园①。随军解放大西南,跋山涉水进四川。  
木船渡过黄河险,秦岭大雪脚下踩。风餐露宿日百里,栈道悬崖上青天。  
流血牺牲何所惧,参战打仗勇气先。西昌战役歼国军②,剿匪平叛保安宁。  
川康③大地都解放,建立新政扎下根④。民族政策最重要,发展经济不放松。  
战天斗地立新功,全心全意为人民。献了终身献子孙,秀美西南立祖宗。  
鲜血换来新天地,满山青松伴忠魂⑤。南下干部终不悔,南下精神永传承。  
      注解:①1949年响应党中央解放全中国号召。②歼灭国民党最后在大陆的中央军18000人,也是国共两党在大陆鏖战最后一次大的战役。③四川西康两省,西康于1955年撤省并入四川。④建立起地方各级新政府,南下干部全部留了下来⑤南下干部无论打仗剿匪牺牲的或积劳成疾病故的,都埋葬在川康大地上。参赛作品以诗词形式,展示晋绥儿女在战争年代的风采和吕梁儿女的奉献精神。其中作品一、四、五件为作者亲身经历。 
 
作者简历:  
       
李凯恩  1926年出生,高小文化,山西吕梁市临县人。15岁投身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949年随军南下四川,参加了“西昌战役”,战役结束转业地方工作,曾任四川省会东县、西昌县(今西昌市)县长、凉山州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州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凉山州政协第五届常委、四川省政协第五届委员,四川省凉山州总工会离休,定居西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