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难忘晋绥 » 晋綏情怀 »

在晋绥分局(北坡)电台工作生活片段

发布日期:2016-01-05 12:09    来源: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作者:晋绥基金会
   在晋绥分局(北坡)电台的工作生活片段
刘  磊
晋绥抗日老战士刘磊摄于2015年9月16日
     1940年8月,我从晋绥军区电台调到晋绥分局(北坡)电台当报务员的时候,只有十三岁。当时电台队只有四个人,队长王宗金,贵州人,老红军,三十岁左右,建国后曾任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报务员是王绍禹和我,王绍禹二十多岁,晋北人,建国后曾任外贸部外贸局局长。还有一个小通信员,十几岁,跟我差不多。电台队由分局秘书长负责,我在的时候,王达成、秦穆伯担任过秘书长。
    电台队设在北坡最下面的一个老乡的院子里,出门走下来就是蔚汾河的河滩。河滩上建有一个简易的篮球场。从院子外的土坡往上走,就是分局的各个办事机构。
    电台队的任务是抄收报和发报,和我们直接相连的是秘书处的机要组,他们负责把我们抄收的电文译成文件稿呈送给分局首长,或者把文件稿交给我们发出。机要组的组长叫韩乐风,晋南人,当时也就十八九岁,建国后曾在教育部工作。负责与我们交接电文和文件稿的小段,晋中人,不到二十岁,很英俊。
    队长王宗金其实也是报务员,每天他、王绍禹和我都轮流值班,四小时一换。我调到分局不久,就赶上了百团大战,电报数量明显增多,大多是各个战场的战报,有时我们三个有的忙抄收,有的忙往机要组送,机要组忙着译电文,分局首长则在坡上等着看战报。
    我曾在通讯训练班受过专门的报务训练,调来分局之前在晋绥军区电台当报务员,所以我虽然年纪不大,但在业务上也可以和那两位老同志一样,独当一面。只是因为个子小,收发报时常常要把棉衣垫在凳子上。我们用的是一种叫“哈特莱”的老式发报机,后来回想,技术上是很简陋的。但当时从秘书长到报务员,都把它当作宝贝,倍加爱护。
    分局的大灶食堂就在我们电台队旁边的一处老乡院子里。叫它食堂,其实就是伙房,因为各单位都把饭打回去吃。电台队负责打饭的是那位小通讯员,每次他都用一个方形的洋铁皮桶和洋瓷盆把我们四个的饭菜打回去,饭后又把碗筷收拾到铁皮桶里提到伙房去洗。早晚他还用这只铁皮桶到伙房为我们打洗脸的热水。他的年龄和我相仿,但对我的照顾也和那两位老同志一样,一视同仁。这么多年我一直记着他,可惜,他的名字我想不起来了。
    两位老同志的性格不同,王宗金内向,不爱多讲话,可能与他多年搞报务机要工作有关。王绍禹开朗热情,常有坡上其他科室的同志来找他。我爱热闹,也常凑在旁边听他们“扯乱谈”。记得有个同志叫曹速,山西文水人,三十岁出头,好像在政研室工作,会绘画、刻蜡板,多才多艺,让我长了不少见识。
    负责地下交通局的一位老同志叫许荒田,也常来。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胡子拉碴,但认识人很多,可能和他的工作有关。他对我特别亲切,听说哪个单位改善伙食,就带我去“打游击”蹭饭。还带我去兴县城里洗澡,去“七一剧社”看排练。“七一剧社”归分局宣传部领导,他们上演的山西梆子《血泪仇》在晋西北地区很受欢迎。
    电台队院子外河滩上的篮球场,不但打篮球,也可以踢足球,是个热闹的地方。分局同志里有文化的人多,篮球打得很不错。秘书长王达成那时留着一把胡须,篮球打得好,也会踢足球。我们几个小鬼,个子够不上打篮球,就踢足球,对王达成的印象很深。
    北坡离一二零师师部驻地蔡家崖只有一两里路,中间隔着晋绥著名士绅牛友兰的花园,人称牛家花园。当时党的重要领导同志路过这里去延安,常常要在牛家花园组织集会欢迎。我参加过欢迎杨尚昆、徐向前的大会。贺龙师长曾在欢迎杨尚昆的会上特别介绍了牛友兰,说这是我们晋绥最大的开明士绅,对我们的帮助支持很大,我们很感谢他。
    1941年夏,我调回晋绥军区。我在北坡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和分局的领导与同志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实行精兵简政时,我年龄小,被精简到县公安局当干事。分局老领导王达成偶尔得知我的情况后,把我调往晋绥行署贸易总局。抗战胜利后,我参加了他带队的工作团,以后又转入雁门军区电台,回归部队干起了报务工作本行。
    文革后期,我陪老领导王达成去看望刚刚解除关押、住在阜外医院的晋绥分局老书记林枫。王达成说林书记,你还记不记得这是北坡年纪最小的报务员刘春来、现在叫刘磊?林枫看着我说:记得,记得。啊,现在你的白头发也不少了。
    那时,我还不到五十岁。
                                                    写于2016年1月
刘磊与儿子刘欣的合影。

2015年采访刘磊时合影。左起:刘欣、段晓飞、刘磊、杜秀文、田小明。
 
作者刘磊简历:
    1927年出生,山西兴县黑峪口村人。1938年底参加革命。组织上安排到通讯训练班学习毕业后,1939年分配到120师电台任报务员,1940年夏调中中央晋绥分局机要科任报务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军区雁门军区司令部电台报务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电台报务队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宝鸡军分区司令部通讯科长、北京空军17师通讯科长,抗美援朝后任航空兵4师通讯科长。1958年转业到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离休前任正局级巡视员。
(本站编辑: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