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么一批《晋绥日报》的传承人(07月10日)
- 浇开中朝友谊之花(07月09日)
- 有一种记忆叫怀念……(07月08日)
- 有份爱心来自大唐(07月04日)
- 播撒慈善的种子(06月28日)
-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弘扬吕梁精神(06月21日)
- 悼念王军大哥(06月11日)
- “土窑泥坯”到军博(05月28日)
- 晋绥情怀和“智慧乡村”(05月23日)
- 2018年基金会工作回顾(二)(05月14日)
坚持对敌斗争,把敌人“挤”出去(二)
发布日期:2017-07-26 09:52 来源:晋绥八分区暨交城县革命历史溯记 作者:罗贵波
---忆八分区抗日斗争生活
罗贵波
二
岔口、芝兰据点扎在交城山区通往边山和平川的咽喉要道上,东和草庄和草庄头、古交两据点接应,西与归化、峪口等据点相联,要打开山区对敌斗争的局面,必须拔掉这两颗“钉子”。我们围困敌人的第一步,是按照贺龙同志指示,同敌人斗争要主动积极,机动灵活,要打得准,打得狠。当时,敌人十分猖狂,十几个人就敢窜离据点对我军民进行袭击和烧杀抢掠。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分局给部队下了命令,不许到据点10里以外活动,分区指挥机关也进驻到据点附近村庄。敌出则打,大股零敲,小股全歼。1943 年 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三)清晨,岔口敌人出来抢劫,我主力部队和交西县大队民兵,在石沙庄打伏击,歼灭日军小队长等共 28名,俘日军军曹藤田正一。战后,我们把遗弃的敌尸,穿戴整齐,装了宣传品,由群众送进岔口据点。据在现场的我地下工作人员汇报,敌军看到被我送回尸体后,感到很吃惊,有人伸出大拇指悄悄地说:“八路的,大大的好。”石沙庄战斗后不久,我军又袭击了岔口据点,歼敌40余人,俘伪军一个小队。战斗结束后,我们对俘虏的伪军进行教育,并全部释放。有个伪军小队长,平时作了不少坏事,我们同样放他走,对伪军震动很大,他们说:“八路军对这样的人还宽大,我们更没事了,回家算了。”
贺龙同志曾经讲过,对敌人,你不打他,他就打你,你把他打痛了,他就怕你。事情的发展正是这样。3个多月时间,我军民进行了大小战斗一百多次,歼灭日伪军360多人,使横行无忌的敌军只好乖乖地紧缩在据点里,不敢轻易外出。
军事上的胜利为其它方面的对敌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反汉奸、特务和反“维持”的斗争,搞掉了一个40多人的特务网,断绝敌人的物资来源,挖掉敌人的耳目,使敌人变成聋子、瞎子。我们还选派了一些人员,打人敌人内部进行工作,对打击敌人、围困敌人起了很大作用。为了保护群众利益,1943 年 2月底,我部队和民兵先后掩护岔口、芝兰据点周围15里内的群众全部搬了家,使据点周围围成了“无人区”。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这些搬到根据地内的群众同民兵组成了劳武结合的抢耕队,在岔口、芝兰据点周围许多土地种上庄稼。这种人民战争的奇迹,是侵略者们始料不及的。
出席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大会的八分区民兵英雄代表。二排左2崔三娃、左3段兴玉、左5韩凤珠。他们是小说《吕梁英雄传》中民兵英雄的原型人物。
敌人被围困起来了,吃用都靠运输队补给。我们的部队和游击队、民兵就选择在由东社到岔口和芝兰的交通线上,伏击敌人的运输部队。有一次战斗还缴获日本天皇的“御酒”、“御烟”。天皇陛下的慰劳品,未能“犒劳”陷人困境的日本侵略军,却“慰问”了我们的抗日英雄。部队拿出一部分武器弹药帮助加强游击队和民兵,并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帮助他们在战斗实践中锻炼提高,使民兵和游击队迅速成为能独立作战的群众武装力量。民兵和游击队在斗争中,大大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许多奇迹;并涌现出了段兴玉、崔三娃、韩凤珠等闻名晋绥边区的民兵英雄。
这些普通的庄稼汉,为把敌人“挤出去”,积极开展“麻雀战”、“地雷战”,巧妙灵活地打击敌人。他们就地取材,用木炭、火硝和硫磺制成火药,用废钢铁、石头作外壳,制造各种土地雷,在敌据点周围和交通线上大摆“地雷阵”,炸得敌人鬼哭狼嚎,血肉横飞。民兵还把粗大的榆树截断挖空,装上火药、铁砂和石头乏,制成了一时威震据点的敌人出来晒太阳,民兵瞄准就是一炮,晒太阳的敌人没享受到太阳的温暖,却见了“阎王”。民兵还开展冷枪战,敌人一露头就打。有好几次,一些出来大便的日本兵,刚一蹲下就被民兵神枪手打伤、打死。据点里的敌人出来活动愈来愈困难,弹药物资补给也愈来愈困难。武工队和民兵日夜在碉堡四周轮流监视,袭扰敌人,岔口、芝兰的群众发出了豪言壮语,不让敌人“喝上交城山的水,烧上交城山的柴”,他们把死猫、死狗和剪碎的头发扔到水井里,民兵在碉堡周围的山头、沟壑和山径里都埋上了地雷,整得敌人守着青山没柴烧,守着水井没水喝,困在阴森的碉堡里,一筹莫展,再没法呆下去了。1943 年 7月21日,岔口、芝兰的敌军在文水和东社据点敌人的接应下,炸毁碉堡,狼狈而逃,我们终于“挤”出去了这股敌人。
“挤”走了岔口、芝兰据点的敌人,地里的庄稼这时也快熟了,群众欢欣鼓舞,重返家园劳动生产。他们热情地慰劳子弟兵,子弟兵也积极地帮助群一众重建家园。那种军民亲如一家的情景,至今想来还分外亲切。
1943年9月,我军民相继拔掉了草庄头、榆林山据点,八分区山区腹地的三分之二获得解放,敌我斗争形势有了很大的改变。
(作者系原晋绥分局八地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任晋中区党委书记、晋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外交部副部长、山西省省长等职。载自《罗贵波纪念文集》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12月第一版)
资料来源:《晋绥八分区暨交城县革命历史溯记》 交城县文史系列丛书编审委员会 主编 张其豪 山西省内部图书准印证(2014)字第105号
本站编辑: 林子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