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历史的回忆 武汝扬(十六)

发布日期:2015-09-30 15:56    来源:《武汝扬李光清回忆录》    作者:晋绥基金会
十六、恢复成成中学 扩建为成成学院
  1945年日寇投降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鉴于太原私立成成中学具有“光荣传统、教学质量高、誉满三晋影响大”的特点,为了继承和发扬成成中学的光荣革命传统,为了适应解放战争和全国胜利后新形势的需要,在和平民主建国阶段即将到来之际,在晋绥边区工作的成成中学师生486人,积极要求复校,培养建国人材。此举受到在晋绥边区工作的成中校董会及北平师大校友会的支持和推动。原成中师生集中在晋绥的比较多,学校的主要人员仍是原成中领导和教师担任,这都是复校的有利条件。晋绥分局主要负责人张稼夫和晋绥行署领导人武新宇、杜心源等积极倡议酝酿恢复成成中学并增设大学部。晋绥行政公署即晋绥边区政府委派了主要领导干部:晋绥行署副主任武新宇兼任成成学院院长、晋绥行署民教处长杜心源兼任成成学院副院长、晋绥行署民教处教育科长武汝扬任教育长、成成校董、校友刘静山任成成学院教务主任。在晋绥行署所在地——兴县城的李家湾组织人员、进行积极筹备成成中学复校和成立成成学院建院事宜。
  大约进行筹备工作有7个月,乃由我和刘静山于1946年3月14日从行署所在地兴县出发。先路经岚县东村晋绥实验学校所在地,由该校校长郝德青大力支持帮助,抽调了8名干部、勤杂人员以及8名学生,还有两头驮骡驮着两个办公用品的木箱和工作人员的行李杂物。次日即3月15我和刘静山率领崔效儒、贾怀忠、张志明、杜世清、张和轩、郭晋祺等启程离开东村,到文水边山北峪口村筹建学校。
  1945年冬李光清拖着个大肚子离开兴县前往岚县东村,一方面为帮助开展冬学运动,一方面为便于她借实验学校医务室生孩子安全。我和刘静山到东村时,李光清正在临产前夕,她很盼望我留滞几天等她生产,不少同志也希望我留几天。我以事紧急乃照原计划于3月15日离开东村到达峪口。一、两天后即得到确实消息,李光清于我等早上离开的那天——3月15日晚上生下了女儿。
  1946年初在晋绥边区恢复成成中学,增设大学部并改为成成学院。复校初曾以学院名义发表宣言。
  成成学院宣言:
  各界同胞:
  我们成成中学校在悠久光辉的历史中,为山西人民培养出千余优秀人才,目前散布于华北各解放区与广大人民联系在一起,进行着各种建设;尤其聚集于晋绥边区的全体师生及校董,在建设晋绥边区中皆尽了他们最大努力,并获得了很大成绩。
  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一伸进太原,我们成中全体教职员和全校同学一致振臂奋起。开全国教育之先声,首创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投笔从戎、浴血奋战。南起晋中清源、交城、离石县,北达绥远大青山,配合八路军抗击强敌于晋绥广大原野,此种创举,全国罕有。后因工作需要,一部分赴大青山为创造和巩固根据地而坚持于今;一部分则分别从事于晋绥边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八年来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颇著成效。上述事实,既为全国人民所洞察,亦慎告慰我三晋父老。
  在艰苦的八年抗战中,成中师生为求民族解放,不惜献出自己的头颅热血。据我们现已知道的,光荣牺牲者有:张衡宇、刘子超、肖锁卿、宁德青、孙迪民等诸位教员及张仁槐、王鸿业、郝廷光、武生意、冀步远、阎焕耀等七十八位同学。在复校之际我们对他们表示沉痛的哀悼!有的教职员同仁和同学,为家室所累,长期受尽敌人的摧残压迫,失业失学。复校之际,我们对他们表示极大的同情和慰问!
  现在中国和平民主建设阶段已经到来,我们非常兴奋。抗战初始年仅十三、四岁的同学,经过八年抗战已达青年时代,他们要求复校,以便他们返校总结抗战工作经验,再次深造自己,继续为人民服务,建设新中国。我们全体教职员认为:和平建设时期,教育事业更加重要,为适应形势需要及同学之要求,在成中校友会的督促、成中校董的委托及晋绥边区师大校友会的推动下,本着从事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决定解甲返职恢复学校,并为适应山西人民及同学的需要,扩大组织,增设大学部,将校名改为“成成学院”。复校伊始,困难缺点,在所难免,热望山西父老给以精神上、物质上的帮助,并时加指导和批评,欢迎旧同仁、旧同学继续返校任职、任教和升学,大家同心同德、合力医治战争八年给文化教育事业上的沉重创伤,并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而奋斗。
  谨此宣言。
  成成中学校董:武新宇、杜心源、刘墉如、郝德青、王法文、狄景襄、梁寒冰、李长如、刘静山、武汝扬、王德理。
  成成中学教职员:武新宇、杜心源、刘墉如、郝德青、王法文、狄景襄、武汝扬、李曙森、郭明秋、曹振之、常苏民、冯静川、刘静山。
  成成中学校友:龚子荣、阎秀峰、张永青、孔繁珠、王庆生、张韶芳、段士楷、冀步蟾、杨效农、戈润生、丁旭、张鲁、力群、杨万升、李维中、郑培、李风年、师海云、董其泰、阎必振、冯旭、董理安、董明德、王礼庭、阎权等四百八十六人。
  1946年3月1日
  以上宣言主要印发到阎锡山统治下的太原市和晋中地区,以扩大统一战线和我党影响,争取更多的青年来我解放区上学。同时还分别给太原市的成中校友和北师大校友分送了信件,以求得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当时全校招收学生300多人,来自社会青年和青年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