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名胜 »

侯马——晋国遗址

发布日期:2015-06-09 10:13    来源:侯马市文物中心    作者:晋绥基金会
  马晋国遗址是1961年3月1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也是早已为史学家、考古界确认的春秋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所在地。公元前585年至公元前376年,经13代国君,直至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在此建都209年。侯马晋国遗址面积达45平方公里,约占侯马市域面积的四分之一。
  侯马晋国遗址现已探明和发掘的遗迹共有40余处,分6类,其中古城遗址10处、宫殿台基4处、宗庙建筑群1处、手工业作坊遗址6处、祭祀坑带11处、墓地8处。这种大规模和多类型的集合,至今所揭示的各类遗址向我们全面展示了2000多年前晋国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等。这些遗址各自具有一定的位置和范围,又相互关联,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古文化整体。这样规模巨大、类型完整的古遗址群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大发现,为全面研究先秦社会变革和晋国社会经济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虽然到目前为止,它的许多内涵还埋藏在地下,但已经发现的遗址、遗存所呈现的光辉,已使它显得非常珍贵。
  侯马盟誓遗址是1965年为配合侯马发电厂工程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的,该遗址出土了五千余片盟书,引起众多考古、历史学家的极大兴趣,郭沫若、陈梦家、唐兰、张颔等先生纷纷为盟书进行研究,对其时代、事件、主盟人提出自己的观点。1995年,侯马盟书被评为建国以来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之间征战频繁,诸侯卿大夫之间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为约束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信仰下,政治家们寄希望于盟誓,以此相互制约维护秩序,盟誓就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左氏春秋传》中记载的盟誓有将近200次之多,其中与晋国有关的就超过50次.侯马盟书对研究中国先秦时期春秋战国之交的历史特别是晋国末期的历史增添了新鲜材料,也可以获得史籍所无法包容的新材料,对进一步理解晋国历史有着重大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