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晋绥 » 晋绥名胜 »

繁峙——秘密寺

发布日期:2015-06-25 09:37    来源:中国网——山西频道    作者:晋绥基金会


▲秘密寺

       秘密寺,又称秘魔寺,地处山西省繁峙县岩头村,是五台山主要的名胜古迹。而其坐落的维屏山秘魔岩,地质结构尤为特殊,百丈高崖宛如神工所辟,层层叠叠,蔚为壮观。崖腹有洞十余处,大小不一,多数为古代僧人藏修的地方。秘密寺始建于北齐(公元550—277年)。当时有一比丘尼法秘,蕙质兰心、出类拔萃、超凡脱俗、自远而来,在此结庵藏修,直至八十岁圆寂。在其苦修的五十年中,数十年如一日,很受人们的敬重,便把这个庵堂取名为秘密寺,把这个地方命名为秘魔岩。

  秘密寺,是秘魔岩的主要寺庙,自北齐法秘藏修以后,木叉和尚建为闻名全国的禅宗道坊。据《清凉山志》记载,唐木叉和尚,不知何许人,得马祖之道,居五台山秘魔岩。和尚常持一木叉,每见僧来礼拜,即叉其颈曰:“哪个魔魅教汝出家?哪个魔魅教汝行脚?道得也叉下死,道不得也叉下亡。速道!速道!” 学人鲜有对者。霍山通禅师来访,才见不礼拜,便入怀里。师拊通背三下,通起拍手曰:“师三千里外赚我来,三千里外赚我来,”言已便回。由此名之为木叉和尚。和尚以大法为务,与世漠然,后终于岩下,圆寂后建塔于秘魔岩下,塔为四层六角形,顶为圆形,高约3丈,至今仍存。 邢台佛教网
  千百年来,秘密寺几经风雨,饱受沧桑,保存至今,实属不易。据传该寺鼎盛时期,规模宏大,殿宇壮观,有茅蓬三十二处,僧众百余人。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历朝历代均有修缮,但是寺院破坏依然严重,破损之处,随处可见。现仅存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天王殿,内塑弥勒佛、韦驮菩萨及四大天王像;大雄宝殿,奉三世佛:释迦牟尼像、药师佛、阿弥陀佛,另有十八罗汉像;文殊殿,有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像。附属寺院中庵包括三圣庵、观音洞、金佛楼三处。其三圣庵原供释迦、老子、孔子三像;观音洞三层分奉弥勒、三大士、关羽等石雕像,另有摩崖造像十八尊,身高均有一点五米;金佛楼三层八间,内奉石雕巾金接引佛一尊,高约七米,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造。寺外有龙洞,位于秘密寺北一千六百米处,海拔1950米,是文殊菩萨指令五百神龙藏修之所,也是龙洞幻境处,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吸引了四方高僧大德来此结茅静修,曾出现茅庵星罗棋布的情景。因此,素有朝台不朝秘魔岩,等于朝了半座五台山的说法。龙洞外面龛雕文殊像,龛旁雕侍理像两躯,皆为明物。旁有甘露泉源,清流不息。泉前有七佛崖,雕造佛像两层,上层七佛高约五十厘米,下层七佛高约一点五米,似为元制。寺前还有金代石幢,另除木叉和尚祖师塔外,还有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建的玄觉大师塔,虽然形体不大,但建造尚佳。
  秘密寺地处五台山秘魔风景区,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其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无不反映了秘密寺历史悠久,为今天我们研究五台山的佛教文化提供了佐证。随着佛法在今日的日渐兴隆,对于秘密寺所处的秘魔岩这处圣地,我们不难相信,在政府和四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重现昔日岩谷幽深,隐者星罗棋布的独特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