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区人民的怀念(03月11日)
- 访田家会战斗旧址(03月07日)
- 小善村抗战历史(三-下)(02月28日)
- 小善村抗战历史(三-上)(02月27日)
- 小善村抗战历史(二)(02月26日)
- 小善村抗战历史(一)(02月25日)
- 南下南下(五)(02月21日)
- 南下南下(四)(02月20日)
- 抗日老战士的心声(02月19日)
- 南下南下(三)(02月19日)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发布日期:2016-06-29 13:54 来源:农村频道 作者:杜倩
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历史最为悠久、战争最为频繁、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古关隘,被长城专家誉为“中华第一关”。

一、 阅尽沧桑
“天下九塞 ,雁门为首”。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勾注山中 。公元前1023年,周穆王到此巡边,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设雁门郡,唐朝置关,名曰雁门关。
“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自公元前10 世纪开始,发生在这里的战事就有2000多起。从穆王巡边,李牧守关、蒙恬戌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白登之围、马邑之谋、汉武帝出击匈奴,从孝文帝南迁”,到炀帝“雁门之变”、薛仁贵镇守雁门,直至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抵御日寇的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飞机场。而北宋杨家将满门忠烈,浴血报国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成为中国民间对于家国天下最为崇高的理解和记忆。
3000多年来见证的沧桑历史和风云际会,极其珍贵的历史遗存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雁门关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二、 怀古胜地
雁门关风景区是以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历史遗存、遗址为主要景观资源的边塞文化、长城文化、关隘文化旅游区,景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关城、长城、隘城、兵堡、烽火台等不同等级、不同用途、不同形制的历史建筑遗存,构成了苍凉、凝重、雄浑、大气的边关特色风情旅游资源,展现了这座历史名关的功能作用和兴衰历程。
从北门进入景区,明月楼、雁门寨、商贸街、关帝庙、观音殿、精致的古戏楼和官府大堂,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与感慨——战争与和平是怎样的瞬息翻转?
与雁门寨一楼之隔,是雁门关宏大的关城,在这里,箭在弦上的战时气氛骤然呈现。天险门、地利门、瓮城门三道关门和关楼雄浑的身姿表达着对“中华第一关”美誉的担当;校场、垛口、长城、敌楼,还有严阵以待的古代兵器,使游客如同回到了枕戈待旦、鼓角争鸣的历史时空。
金戈沉沙,忠魂犹存。天险门外东侧的镇边祠,是展示姬幸、李牧、薛仁贵、杨家将等西周至明朝2600多年间守关名将的展览馆,也是全面了解雁门关军事文化的一大窗口。
回望雁门关,洒落在关山之间的雁门古道、壮士亭、盘古石、雁池等景观,无不寄托着今人对于古代岁月和人物的幽思。
站在雄伟的天险门上,极目远眺,仿佛看到卫青、霍去病与匈奴厮杀的场景;远处飞落的大雁莫不是听到昭君出塞时那哀婉凄凉的琴声?屏息静气时,从雁门古道传来的是晋商走西口的马铃声……

三、 记录人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几千年来,贯穿在雁门关的肃杀与繁荣,激荡着无数人的内心,形成了一道长长的人文画卷。
这些悬挂在关楼各处的楹联,与其说是一幅幅书法作品,更不如说是古今骚客的一腔腔情怀;天险门北侧的过雁峰上,雁塔之下,两道长城环抱的是一处碑林,一篇篇碑文或壮怀激烈,或凄楚哀婉,抒发的是多少文人墨客登临雁门关之余战与和的思考,家与国的感喟,忠与奸的爱恨。
然而,岁月长河沉淀的并不是仇恨与对峙。一条长长的古商道,一件小小的工艺品,一身华丽的民族服饰,使游客能够窥视到几千年来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汉文化在这里的悄然融合。
雁门关脚下的阜戈寨 ,是战时的后勤保障基地,也是蒙汉贸易的集散地。如今,这里成了民俗文化村,客栈、商号、手工作坊、晋蒙会馆,再现了昔日商旅云集,边贸活跃的繁华景象。

四、打造品牌
雁门关景区位于太原—大同—悬空寺—五台山这条晋北黄金旅游线的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四通八达,京原铁路横贯东西,干线公路108国道和208国道在此交汇,大运高速公路侧身而过,即将投入运营的大(同)西(安)高铁在景区设有车站。
自2011年投入运营以来,景区从交通、游览、安全、邮电、卫生、购物、资源管理、综合管理八个方面,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促进地域经济带动当地就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旅游景区,成为国内著名的关隘览胜、军事体验、民情休闲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

五、 享誉天下
近年来,景区完成了《雁门关志》的编纂并出版,完成了《浴血雁门关》的电影拍摄,出版了大型画册《世界文化遗产--雁门关》,挖掘和开发了雁门关景区的旅游文化内涵。
雁门关景区还在各种媒体上投放大量广告,进行立体式宣传。一年一度的中国雁门关国际边塞文化旅游节、中国长城徒步大会、雁门关国际摄影节等文化活动使雁门关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至2010年景区开放以来,游客人数不断上升,2013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其中境外和国外游客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带动就业5000人。如今,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也都慕名而来。
登临雁门,凭高望远,万里江山如画。经过4年的努力,雁门关景区先后荣获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单位、荣膺第四届“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荣誉称号,并且荣登国家旅游业最美中国榜、美好印象山西十大景区,被列为国家登山训练基地和山西作家影视拍摄基地。雁门雄关正以崭新的姿态迎候八方游客,四海宾朋!
(本站编辑:姚文君)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