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续范亭

发布日期:2015-06-01 15:38    来源:《晋绥风云人物》    作者:晋绥基金会
  1893年生,山西省原平县人。1910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0年加入国民党。1924年历任国民军第3军第2混成支队参谋长,第6混成旅旅长,国民联军军政学校校长,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肃行署参谋长,陆军新编第1军参谋长、中将总参议。1935年赴南京呼吁抗日,遭蒋拒绝后悲愤而作《绝命诗》,与中山陵剖腹明志,幸遇抢救脱险。1936年冬应杨虎城之邀入陕,亲历“西安事变”,且为张、杨出谋献策,赞同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7年初按中共建议,以杨虎城将军代表身份返晋,争取阎锡山抗日。
  七七事变后,阎锡山任命他为第二战区行营高级参议,以其威望号召晋察绥地区的上层人士抗日救国。9月,经周恩来推荐、阎锡山同意,出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利用这种特殊地位、影响和关系,成为国共两党联系的桥梁。曾参与阎锡山与周恩来、朱德在太和岭口的会谈;对徐永昌、杨爱源、王靖国、赵戴文、邓宝珊等冀晋绥军政上层人物作了大量统战工作;同南汉宸与赵承绶多次商讨合作抗日和维护晋西北社会秩序等问题;陪同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肖克到绥远五原与第八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商谈合作抗日问题。他与共产党密切协作,全力以赴地实现战动总会的工作纲领,在晋察绥3省近70个县普遍建立了基层组织,并实行合理负担、减租减息政策,动员扩大民众及各阶层人士积极投身抗日,组织自卫队、游击队等抗日武装,建立了25支游支队(后改编为山西新军暂1师),坚持开展游击战争,摧毁敌伪政权,建立抗日政权。他倾心协助共产党和八路军组建山西新军、建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春任山西保安二区司令,在岚县主持了动员新兵联席会议,制止了各驻军自行补兵的混乱局面,统一了晋西北动员新兵的工作,维护了社会秩序,补充了八路军和各友军的兵员。同年6月,由关向应、罗贵波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末,他主持召开几个区的军政民干部联席会议,作出了关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行政、民运、建设等工作决议。1939年在秋林会议上,他承受巨大压力,针逢相对、义正言辞地批驳阎锡山及其同伙的反共谰言和投降主义论调。会后再返回晋西北时绕道延安,向中共中央、毛泽东报告了晋西北坚持抗战的情况和阎锡山的反共阴谋。是年7月任暂编第1师师长。12月晋西事变前夕,他在参加赵承绶于兴县召开的部署进攻新军的高级军事会议上乘机离会,单身匹马星夜飞奔岚县史家庄,向晋西北区党委和120师358旅告急。随即调遣暂1师36团抢占临县、岚县和方山之间的军事要地赤尖岭,切断顽军联系,掩护八路军和新军争取时间、集结部队。并临危受任晋西北抗日拥阎讨逆总指挥,在共产党领导下,一举将顽军赶出晋西北,摧毁了阎锡山设于晋西北的所有旧政权。1940年任山西省政府第二游击区行署(1941年8月始称晋西北行署)主任、新军总指挥、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
  1941年5月,他因长期紧张艰苦的战斗和工作,积劳成疾,胃病肺病俱发,不得不接受党中央指示,怀着依依惜别之情赴延安疗养。他在身卧病榻、伏枕咯血之际,仍以顽强毅力克制着病痛,坚持学习和工作(包括对国民党上层人物的统战工作),并撰写了不少文章、诗稿。特别是《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分子》和《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地揭露和批判了蒋阎破坏团结抗战的罪行。毛泽东在百忙之中读了“五千言书”后,致信称赞其文“振奋人心”,是“檄文式的文章”。1945年9月,他被推举为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大会筹委会副主任。
  抗战胜利后,他向毛泽东写了关于解放全国先要夺取华北,解放华北先要夺取太原以巩固平津的战略性建议书,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计献策。1947年3月胡宗南进犯延安,他随中央直属机关移居晋绥解放区临县都督村继续疗养。同年9月12日因病情恶化逝世而殁,时年54岁。中共中央致电吊唁,并据其临终遗愿追认为中共中共正式党员。遗著编为《续范亭诗集》、《续范亭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