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善村抗战历史(三-下)(03月01日)
- 小善村抗战历史(三-上)(02月28日)
- 小善村抗战历史(二)(02月27日)
- 小善村抗战历史(一)(02月25日)
- 南下南下(五)(02月21日)
- 南下南下(四)(02月20日)
- 抗日老战士的心声(02月19日)
- 南下南下(三)(02月19日)
- 南下南下(二)(02月18日)
- 南下 南下(一)(02月15日)
彭绍辉
发布日期:2015-12-25 15:02 来源:晋绥风云人物 作者:晋绥基金会
1906年生,湖南省湘潭县人。1926年参加农民赤卫军,1927年入国民革命军第35军1师当兵,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第2纵队2大队中队长、教导队队长,红军随营学校大队长,红3军团5军1师1团团长,8军4师参谋长,5军1师师长,兴国模范师师长,红5军团34师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15师师长,红一方面军1军团司令部教育科科长,红四方面军30军参谋长,红二方面军6军参谋长、干部大队大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2年3月在反“围剿”作战中负伤,截去左臂。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参谋处长,教导团团长。1938年12月120师主力赴冀中后,任新(彭)358旅旅长,坚持晋西北抗日游击战争,并担负有延安向敌后抗日根据地输送人员、物质和弹药的任务。1939年“十二月事变”中,指挥所部在太原以北歼灭日军两个中队,后与陕西新军一起展开反顽斗争,将反共顽固势力逐出晋西北。1940年4月,任由彭358旅改编称的独立第2旅旅长,参加了反“扫荡”和百团大战;同年11月兼任晋西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当时二分区生活极为艰苦,军队和地方吃穿都有问题。他想方设法把筹集到的粮食和钱送到师部再转往延安。指战员们编了一个顺口溜称赞他:“一把手”党性强,革命全局胸中装,教育部队紧肚肠,有粮先送党中央。1942年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3年任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兼第七分校校长,以毛主席关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为办学方针,在豹子湾开展生产、训练,在两年时间里将第七分校发展为一支拥有3个大队、教工700,学生3000的生力军。
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军区代司令员,晋绥军区第2纵队副司令员兼吕梁军区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留晋作战)司令员,第一野战军7军军长。参与指挥了吕梁战役,率部参加了晋中、太原和进军大西北、大西南诸战役。
新中国成立以后,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参谋长,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战术研究部部长,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著有《诸兵种合成军队作战条令》、《军语》、《各级司令部工作条例》。1978年4月2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主办: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晋ICP备15001143号-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院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13/314 邮编:100073 电话:010-63395639/63395661 邮箱:sxjs93@163.com